“小澤是還小,結婚的事可以慢點……”蘇爸稍作沉吟,“但婚房必須得準備起來了,可這寧州的房價,即使是郊區都有點嚇人了。”
“爸,媽。”蘇澤突然開口了,“你們只需給姐姐準備好嫁妝就行了。我這邊沒事,房子的事情也不用你們操心,我自己能夠解決。”
他的語氣聽上去似乎自信十足,似乎這天價一般的房子在蘇澤眼裡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蘇爸蘇媽這兩老口有些驚訝的互望了一眼,心中不約而同閃過一個念頭:這臭小鬼說這話,是哪來的自信和勇氣?
在蘇澤毫無防備之下,蘇媽突然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腦袋,怒斥:“你腦袋是被門夾了嗎,還你自己買房?就你那點工資,衛生間買得起不,頂多只能買衛生間裡的馬桶。”
如果說這話的老姐蘇以,父母可能會相信,可這話從這個一向有點頑劣的兒子嘴裡出口,在慣性思維的驅使下,這老兩口斷然不信。
氣氛突然變得有點尷尬,蘇澤剛才說話時從容、自信,甚至感受到自己的形象在那一刻高大了不少,結果成為了裝B失敗現場,父母都覺得他在吹牛。
“小澤,你有這個想法是好的。”蘇爸露出了一絲欣慰之色,“但也要量力而行,不切實際的話不要說了。爸媽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沒多大本事,在你工作上幫不了你多少,只能寄望於你姐姐在以後做出一番事業,可以扶持你一把。”
蘇媽也接話了:“小澤,咱們當父母的,為子女的婚事操心是理所當然的。別的不說,你婚房的首付我們一定會幫忙籌齊,到時候你姐也肯定會出一份力的。這不是什麼大事,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結婚,都得靠家裡的救濟。”
父母兩人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
蘇澤想說什麼,最後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他明白此時無論說什麼,父母都不會信,拿出實際行動才是最好的答覆。
其實前世直到2019年,蘇澤都沒有買房。不是因為父母失約,說話不算話,而是他自己有了牴觸心理。
當時,一些親戚朋友已經答應了父母的借款請求,加上家裡一些積蓄,已經湊夠了寧州郊區的首付。可他們無論催了蘇澤幾次,一起去看一些新開的樓盤,都被他找了理由推脫了。
蘇澤是希望父母在喪女之痛後,可以過一個安享、舒適的晚年,而不是再為了自己婚房的首付,背上一筆不小的債務,再辛苦二十餘年。
當然,那時他也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考慮過問題,畢竟按揭方面自己肯定也得承擔一部分。
大概從2016年開始,房價又迎來了一波不小的漲幅,同時物價也在不斷膨脹,生活成本節節飆升。他為什麼要為一套100平方左右的房子,綁架自己20年,30年,甚至更久?
坦率地說,那幾年華國結婚率不斷走低,而生育率也不斷創下新低,哪怕國家一直在鼓勵二胎,也無濟於事。對於許多處於30歲左右適婚年齡的年輕人而言,結婚早已經不是人生的一個必要選擇。
精緻而利己的年輕人,會在心裡計算自己的得失。高山仰止的房價,越來越高的育兒成本,人們似乎能夠看到在未來的日子裡,自己被生活壓力逼得喘不過氣,如此暗無天日的生活……
那還結個球子的婚!
一個人多自在啊……
當時有如此想法的年輕人太多了,蘇澤只是其中的一員。
吃完飯後,蘇澤積極地搶過飯碗,表示今天自己來洗。
如此反常的行為,讓蘇母在發了一會兒呆後,不禁開口笑道:“看來工作後,兒子還真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