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
禪房內傳來聲音。
門口的人聽到,驀然間停住了腳步。
藉著門口淺淺的燭光,他緩緩地回頭望去,隱後跪在蒲團前,依舊背對著他。
“說兩句就走,你這個皇帝當得,也太沒骨氣!”
只這一句,門口的人笑了。
隨著“吱呀”一聲,禪房門被重新關上了。
門內的兩個人,一個站在堂中央,一個跪著佛堂前。他靜悄悄地走過去,扶起了隱後。
“唉……”
“沒想到哀家一生作惡多端,殺人無數,到最後,竟要在這山寺之中,度過餘生。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她抬起頭,怔怔地看著眼前的人。
“這對於哀家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母后能體諒兒子就好。”
他的目光往四周掃了一眼,“這個房間裡太過樸素,一會兒兒子吩咐老和尚,讓他給您增添些物件兒,您看著也喜歡。”
不料隱後卻擺擺手。
“哀家老了,還要那些做什麼?”
“可憐在宮裡鬥了一輩子,竟要臨到頭,才能看清除這人世間的好,如今這裡優雅乾淨,侍女也都伺候得很好,哀家住得十分安心。”
二人相視對坐,中間隔著一盞燈豆。
她怔怔看著殷帝,一雙眼光不住地打量,端詳。
“你瘦了,可是奴才們伺候得不好?”
殷帝淡淡一笑。
“母后定是多心,前兒個御膳房的存檔呈上來,兒子的食量不僅沒減,還增添了不少。”
“哀家不是說這個。”
隱後驀然收回目光,臉上籠罩上幾分沉鬱。
“今年宮裡又新添了幾位妃嬪,想是你勞心的緣故。女人的事情,就讓女人自己去解決,你身為帝王,應當勞心蒼生,後宮的事,不必管太多。”
被一眼看穿,殷帝垂下了頭。
“是,兒子牢記母后教誨。”
說罷,她便從圍爐上取過一壺響水,取來一套紫砂茶具,親手泡了兩杯香茶,遞一杯給殷帝。
“這是今年新出的雨前龍井,你嚐嚐。”
“謝母后。”
他輕輕呷了一口,目光驚異。
“母后的這茶水,倒比御膳房的還好些!只是……”他忽然微擰著眉頭,眼中有些心疼,“這些事情,讓婢女做就好,您又何必親自動手?”
隱後笑了笑。
“以前奴才們伺候著,倒不覺得,如今自己動手,反而更能領略這其中的好處,皇帝你定然想不到,哀家可是因禍得福。”
“母后賢惠。”
剎那間,聽到“因禍得福”四個字,他不知道該如何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