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有一番變故,但只忽然間,殷帝這麼疾言厲色,即便他有心理準備,此刻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兒。
“是,奴才這就去!”
聖諭傳下後,不到小半個時辰,華陽殿中,便站滿了烏怏怏的一片人。
“諸位愛卿……”
“天兆不祥,四處水起,大殷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愛卿們可拿出決策來?”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皇上……”,持笏者發聲的人,是吏部左侍郎穆天章。”
“自古君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如今天下蒙受災難,應體現聖上仁心愛民。”
“那穆愛卿,有什麼法子?”
“臣以為,理應開倉賑糧,清理州縣,將難民全部登記再編,派遣從事做工,等到洪水修退了後,再從戶籍人口密集之地,拆分民眾來補充。”
他頓了段,看向了上位者。
“這樣做,一來,可暫時穩住民心,不至於形成暴亂;二來也不讓災民坐吃山空,白白消耗國庫積蓄。”
這番話,說到了他的心坎兒裡。
殷帝往下逡巡一眼,眼神殷切。
“還有呢?”
“啟稟皇上”,這個人,卻是戶部尚書令戚有道。
“臣以為,如今國庫不豐裕,北境秣馬厲兵,隨時都有可能開戰,過了夏秋便是寒冬,今年秋收貧瘠,軍糧不能斷,況且參照史冊……”
“繼續說!”
見殷帝的臉色沉鬱,戚有道的肩頭一聳。
“參照史冊,大災後,往往是瘟疫橫行,勢必消耗大筆錢財,實在腹背受敵,難以支撐,老臣認為,抑制需求,保持原樣,才是上上策。”
“哼!”
他死死地盯著下方的一群人,高聲道:“你們呢?”
這句話喝下,頓時像螞蟻炸開了鍋。
“啟稟皇上,臣以為應當開倉鎮糧,不可遲緩。”
“臣卻以為,應當為宏觀大局思慮,莽撞不得。”
“臣以為……”
“夠了!”
殷帝聽得心煩,瞪著眼皮子底下的人,平時沒事,一個個兒滔滔不絕,如今大事當前,反倒都成了縮頭烏龜,半點兒擔當也無!
“竇老,你說呢?”
聽得上位者發問,竇老兀自出列。
這人,便是良嬪的父親。
他鄭重道:“自古君民一體,水舟相輔相成,要想治外,必然需要先安內,臣以為,應當及早救治災民。”
殷帝聽完後,神情淡淡的,不置可否。
底下的人,卻沒人再開口說話。
他氣得肝肺亂顫,一雙猩紅的眼睛,此刻像是要噴出火來,直瞪著底下的人。
“廢物!”
上位者在心裡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