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酷暑,居民區室內氣溫都有可能超過37℃。
好在許奶奶家的老房子算厚實,屋後的楓楊樹樹冠巨大。再加上屋內的夯土地面溼氣較大。三個因素合在一起調節了室內溫度。使得老屋拖房尚可安生。
姐仨午休過後,頭挨頭的盤坐在床榻上清點當天的“戰果”。蔣雪梅一抖挎包,將售賣收入全倒在涼蓆上,零零整整一小堆。仔細地清點下來,一共是三十五塊七毛。四十二斤黃鱔的成本是十塊零五分,一百顆雞蛋的成本是五塊,總成本十五塊零五分。他們今天首戰告捷,賺了二十塊零六毛五分!毛利率竟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一百七十。
這個成果太可觀了!值得小小慶祝一下。但在許奶奶的房子裡不能喧譁,只能靜音雀躍。這不能宣洩內心之中滔滔不絕喜悅,所以姐仨收藏好現金,急切地跑向屋外,跑到空曠無人的東門河邊嚎了幾嗓子。蔣夢言的“嗷”聲狂野,兩個姐姐的“喊聲”聲尖細,匯合起來是規模不大的“小合唱”。聲音尖利,穿透力強。充分地顯示出了蔣家兒女想要改天換地的豪邁氣勢。
亢奮的情緒得已抒發之後,姐仨回到屋內。意猶未盡地把錢拿出來又數了兩遍。蔣雪梅把賣雞蛋的本利七元錢都拿了出來,交回個蔣夢言支配保管,把其餘賣黃鱔的貨款仔細收好。待明天一早二哥來送貨時,好將貨款帶回去。
在蔣夢言的提議下,三人決定晚上去看電影。上午在回家的路上蔣夢言已經看到了街頭的電影廣告,今天上映故事片《南征北戰》。
其實,蔣夢言是想帶著四姐去考察另一種生意——“演院前的零食生意”。他的計劃是上午賣黃鱔雞蛋;下午休息調整,晚上賣瓜子冰棒。這樣就能充分利用這寶貴的假期時間,儘快地完成快速脫貧的家庭使命。
姐仨早早吃了晚飯。洗洗涮涮,收拾利索之後,蔣雪梅左手拉弟弟,右手牽妹妹,輕鬆喜悅地朝建設街電影院走去。
這個十三歲的女孩僅經歷了一天的商業的歷練,在一個早晚之間獲得了跨越式的成長。初始的茫然與恐懼蕩然無存。其戰勝困難的信心,面對未知的勇氣與進城之前相比較,已不可同日而語。
來到電影院前門廣場,已經有不少青年男女著裝齊整,在廣場的電影海報櫥窗前徜徉。晚場電影一般放映兩場。五點半第一場,七點十五第二場。現在來侯場的,都是來看頭場電影的觀眾。
蔣雪梅去售票視窗買了三張頭場票。見時間還早,姐仨就坐在電影院的門前臺階上看街景。
廣場邊緣,有三兩個零食小攤,他們支起一張很小的木桌,桌面上擺著瓶裝汽水和小包的瓜子。在攤點的邊上,站立著用自制的小推車推著泡沫箱賣冰棒的老奶奶。廣場中間,幾個前胸掛個零食小包的半大孩字,在人群中間穿梭叫賣。
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他們提前了五分鐘檢票入場。
進場後蔣夢言讓四姐向四周看看。提前進場的的觀眾百分之六七十都在邊磕瓜子邊交談中。四圍一片“嘎吱嘎吱”的聲音。這個時期電影院還沒有瓜子禁令,所以大家不僅在場內嗑瓜子,而且還將瓜子殼隨意丟棄在地上。
蔣雪梅問:“小七,你是想要吃瓜子嗎?”
“我不是想要吃瓜子,我是想要賣瓜子。”蔣夢言貼著四姐的耳朵說:“四姐你看,現在大家都習慣在電影院嗑瓜子。這東西幾分錢一包,人人都買得起。這是商機呀,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商機呀!”
”那你給姐姐詳細說說。“
“在影院前門廣場,你看到了賣瓜子的小販沒?”
“我沒注意。”
“就是胸前掛個小包的,口裡“瓜子瓜子的叫賣的。”
“好像是有。”賈雪梅不知所以然。
“他們是跟我們一般大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