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1.思鄉情切

時間好快,一轉眼就跨了年,又轉眼就到了學校的放假日。這一天是一九七零年一月十六日。

學校並沒有因為被“開門辦學”佔去了大半時間,就不組織期末考試。因為透過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作為學校不可或缺的程序正義。如果沒有了這個儀式,那就不能成其謂學校了。

毫無懸念,蔣夢言取得了年級第一的成績。成績單上赫然填寫著四個滿分和兩個90分。分別是政治100、語文100、算術100、革命文藝100、軍事體育90、農業勞動90。六個科目總分580分。妥妥的全縣第一。

“革命文藝”是音樂與美術課的綜合評價,這一百分得地天經地義。“農業勞動”是開門辦學中參加農業生產的綜合表現,這90分得的問心有愧。因為一直在文宣隊演出,蔣夢言沒有參加過農村勞動,顯然這90分是老師送的褒獎分。

在“散學典禮”大會上,柳常青校長熱情洋溢地介紹了“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大好革命形勢。總結了學校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點名表楊了各個年級的優秀學生。特別對“能寫會畫”,“又紅又專”的蔣夢言讚賞有加。他將蔣夢言比喻成雛鷹展翅,預言像蔣夢言這樣的好少年,將來一定會成長為優秀的、傑出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蔣夢言得到了“三好學生”獎、“文藝積極分子”獎、“優秀少先隊員”獎和縣教育局頒發的“又紅又專的好學生”獎。用後世戲謔的話來說,這叫“拿獎拿到手抽筋”!

十點半不到大會就散場了。蔣夢言與楊少華和費猴子道別,一個人朝家裡走,看見拿張獎狀走在前面的蔣雨竹,快步跟了上去。

“五姐,等我一塊走。”

“姐,得獎了!給我看看?”

蔣雨荷不直接搭話,只將獎狀遞給他看。是一張“學習積極分子”獎狀。

“小七,我們明天回放鷹臺吧,我想家了。”蔣雨竹蔫蔫喃喃地說。

有些情緒是經不住撩撥的。就比如這“念家思鄉”之情。

經五姐這一撥動,母親、父親、二哥、三姐和六姐的樣子就一一在眼前閃現。蔣夢言頓感思念翻湧,不可抑制。

“我們去四姐學校,找她商量看。”

蔣夢言說著,走都嫌慢了,姐弟倆牽著手跑了起來。

兩家學校間隔千米不到,沒幾分鐘就到了。說出來都不會讓人相信,堂堂城關中學,竟沒有校門和院牆。在紅軍路民宅的後面,一塊大空場上規劃出操場和籃球場的界限。然後是兩排平房教室。總共也就十幾個班級,看起來比城關小學還要簡陋些。

操場上的散學典禮大會沒有結束。姐弟倆就在空場邊的一棵大樹底下等著。

十一點鐘散會了。在解散後的一片嘈雜聲中,學生們將凳子搬回教室,領取成績單後,就三三倆倆地離散回家。

蔣雪梅、熊慧、柳林子三人一同出來了。

三人之中,蔣雪梅更顯高一些。一身鈷藍運動套裝,白色的回力球鞋,外套是衣連帽款的卡其色休閒棉襖,真正的豆蔻年華、朝氣蓬勃。

蔣雨竹在樹下招手大叫“姐姐,我們在這裡!”

看到弟弟妹妹,蔣雪梅回身跟兩位同學道了別,朝大樹這邊走來。姐仨匯合之後,就一同回許奶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