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就是說,除了應對每天的訓練之外,還要有一個人至少付出比之前多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用來準備充足的食物。
二十八個人,就算是抓魚的話,起碼也要至少準備20條魚。
無奈之下,訓練結束之後,他們開始迴歸了原始時代,用鋒利一點的棍子,在水中插魚。
起初,他們覺得魚在水中的行動速度很快,他們揮動魚叉的時間,或許根本抵不上魚逃跑的時間。
但漸漸的他發現,本身他們的力量就比較強,在速度上稍加聯絡後,甚至可以一插一條魚。
這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
甚至在掌握了這項技巧後,部隊裡的人還進行了比賽。
有幾個感興趣的,還比誰在規定時間內插到的魚多。
甚至半個小時,五個人抓到了三天的食物量。
可慢慢的又出現了一個問題。
第一天吃魚吃的是鮮美,第二天吃的是味道,可連續幾天下來,每天都是一樣的食材,一樣的做法,他們甚至到了無從下嚥的地步。
甚至後面到了飯點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太想回去了。
“這魚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啊。”
“我現在聞到魚味就已經飽了。”
“能不能改善一下伙食?我看這山上的菌子也不少。”
原本只是他們幾個人的小聲討論,可沒料到卻被江凡聽到了。
江凡直接說道:“確實是,你們訓練這麼辛苦,不能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
“你們可以去找找山上可以吃的食材,這個將來對你們會很有幫助。”
這句話對眾人來講,簡直就是救贖。
他們激動的就差淚流滿面了。
訓練的內容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殘酷。
於辛和郝志超幾人和其他人的訓練強度本就不一樣,他們是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
所以,在其他人進行閉氣訓練時,他們還處於掌握四肢的階段。
第二天。
江凡直接將快艇開到了三公里之外的地方。
這一次,每隔三百米,才有一次可以休息的機會。
而且距離海岸三海里,這裡雖然算不上特別深的深水區,但偶爾會有一些不太常見的大型魚類。
尤其是於辛嘗試用自游泳的方式,往回遊的時候,突然覺得腳下踩到了一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