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3節 開港(九)

廖雙丁同志無疑是一個意志不堅定的人。他渾身上下沒有一絲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流氓無產者的腐敗和懦弱倒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小雞過了一趟河之後,他就將水下暗道,半夜來燒樓這些事統統供了出來。

再後來當他向自己開了一炮後,為了不至於變成廖無丁,廖雙丁便很快將指使他的幕後黑手交待了出來:把頭老拐。

在追加了一道“手搖發電鐵杵攻菊”的隱藏節目,發現這貨確實沒什麼隱瞞後,劉旺便收了工。等到第二天清晨,他第一時間求見熊道,彙報了昨晚的變故。

“說說你的判斷。”熊道一邊刷牙,一邊示意劉旺繼續。

“廖雙丁不是普通的盜竊,而是專門跑來放火的。從這一點看,我估計他是那吳三爺派來的。”

“有證據嗎?”

“目前沒有。給廖雙丁下令的是賊把頭老拐,他沒有提吳三的事。”

“被燒了棧橋,就想著燒房子還回來,這也是人之常情。”熊道咂了咂嘴:“我也傾向於是三爺使得壞。”

“不過嘛,你最好還是去問一問那個下令的老拐,畢竟咱們做事還是要講證據的;不冤枉一個好人,可也別放過一個壞人。”

“是,屬下這就去辦。”

“嗯,多帶點人去,那夥賊娃子人不少。”

縣城外,北河邊,嶽王廟。

身為坐地分贓,統管百十個竊賊,掌控打行盜竊業務的副總經理,老拐自然是狡兔三窟的。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開春後的商貿增多,老拐就把窩點設在了北河旁的嶽王廟:組織人手對外來的商旅進行盜竊活動是每年春季的重頭戲,沿河哄搶和潛水上船行竊都是賊娃子的慣用招數。

正午,廖雙丁一臉慘笑,夾著腚,用某種怪異的走路姿勢來到嶽王廟前。

嶽王廟是一處廢棄的廟宇,不然也不會被選為賊窩。這裡背靠北河,兩旁有竹林,正面是一條斜坡,既可以望到遠處來人,又可以隨時從竹林和北河撤退,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

賊窩門前自然會有人放風。所以當兩個閒賊看到廖雙丁後,就順手和他打了聲招呼——他們並不知道廖雙丁昨天的任務,這事是老拐私下交待的。

打招呼之餘,門衛順便問了一句:“廖大哥,這二位瞅著面生啊?”

是的,廖雙丁身後還跟著兩個笑眯眯的勁裝漢子。

“找把頭說事的。”廖雙丁略一點頭,就把兩個漢子帶進了廟。而就在大家擦身而過的當口,那兩個漢子卻掏出了袖中的匕首,迅速插進了門衛的下頜。

同一時刻,其中一個漢子不顧還在手中掙扎的門衛,低頭對著衣領處說了一聲:“清除!”

過了一會,斜坡下方遠遠地衝上來30多個漢子。這些人中大部分是從杭州本地訓練的外圍行動隊員,隸屬杭州站。他們中有10%的骨幹份子是去過總部培訓的正式外勤人員。

大部分行動隊員腰中彆著短刀,手持T型拐。事實上在普通的冷兵器械鬥中,被後世警方普遍使用的T型拐是完勝那些雜亂兵器的。

當然,這個說法的前提是要有專業訓練和空心鋼管。

這兩個條件在後世幾乎算不上條件,但是在社會總財富相對匱乏的17世紀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將軍勳貴手下的家丁親兵,平時也就是三日一操,很少有哪個勢力能養著上百條漢子,每天肉菜管夠拼命訓練的。

另外,像空心鋼管這種兼具殺傷和靈巧的東東,在17世紀就是神器——儘管這玩意管壁厚薄不均,其實是鋼廠攻關無縫鋼管失敗後的紀念品,但在這個年代中依舊是神器。

來到門前的隊伍在分出少量人手守住兩側廟牆後,其餘人發一聲喊後,魚貫衝進了廟裡。

與此同時,嶽王廟後門的北河上,也左右駛來了兩艘平底船,上面是拿著撓鉤和弩弓的人。

當敵人衝進來時,盜賊裡有一部分正在分贓:昨晚的收穫需要及時清點,歸類尋找買家。

而另外一些熬夜的人則在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