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飯後稍事休息後,胡金華繼續去雕刻打磨他的床,周恆打算在網上看看買船的事情。
王睿徹底成了胡金華的迷弟,看到胡金華去幹活去了,他也立即跟著。
他跟著,王思齊也立即跟著。
周瑛想要叫住她:“齊齊,你不要跟去了,你又看不懂什麼,去那裡又熱。在家裡睡個午覺好吧?”
王思齊已經屁顛顛的跟著去了。
周瑛只得無奈嘆口氣。
周恆開啟自己的電腦,按著昨天打電話給自己的那人說的網址,搜尋進去,是個介紹網站。
網站做得很一般,顯然沒花什麼錢做,只有一些圖片,與一些文字介紹。
圖片的話,就是那種比較樸實的,甚至可能都沒有加什麼濾鏡,沒有什麼美感的。
可能他們真的沒花什麼錢,去請一個稍微專業些的人,來製作這個網頁。
看介紹,這是個傳承歷史悠久的造船廠,就是人們以往能常見的木船型別。千百年來,當地周邊的居民,都是以出海打漁為生,所以船隻行業發展非常可觀。
當年整整一個鎮的人,全部都是以這行為生,產品輻射周邊幾個省市,也算是享譽一方了。
但與很多這類的產業一樣,七八十年代後,受到了大量現代科技產品的衝擊,它簡直一夜間,就出現了斷崖式的消亡。
鋼質漁船搶佔了絕大部分的市場。
如今,整個鎮上只有不到七十人還在從事這項手工藝木船而已,其中最年輕的工人,都已經四十多歲了。
造船是體力與技術並重的活兒,因為很多大型的板材,就需要搬搬抬抬的,很多老年師傅已經無法承擔這樣的活,但沒有辦法,找不到替班的人。
年輕人根本不幹這一行。
大把的新興行業比這個有前途,他們也要養家,誰能做到“君子固窮”?
而如果這些掌握了技術的老人們離世之後,他們所掌握的幾十道古船製造技術,也就沒人知道了。
當地市政響應了國家號召,也是非常看重這一塊,給申請了非遺傳承,希望能想辦法給保護下去。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這不,一些社會有識之士,對他們捐助一些,也算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周恆也想到了自己這兒的皮影戲,都是一個命運啊!
上次他在市裡的時候,看到了“市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的辦公衙門,真的是無比蕭條,比起兩邊相信的店面都不如。
那還是豎立在市中心區的衙門啊,已經無人問津到這種地步。
眼下倒是有一群大學生們過來學習,但是接下來會怎麼發展演變,誰也不知道。
他想,反正自己是要買船的,嘗試一下這個也無妨。
老實說,人家這木船的造型是真的很不錯,復古,漂亮,開著一艘這樣的船,行駛在自家承包的那座湖面上,微風輕輕一吹,享受那種慢時光的生活,其實也挺好。
周恆看了一陣,就打算與那邊的人聊一聊。
小貓不知道從哪裡鑽了出來,在他身邊“喵、喵”的叫個不停,想要爬上來。
這傢伙,一上來就趴在他的電腦鍵盤部分,然後心安理得的趴在那裡,開始預備與他的手指玩抓老鼠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