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面比肉貴

此時飲宴,喜歡在外面,而後圍圍設大幔,整個全部圍起來,跟帳篷似的。杜中宵不喜歡,要麼就在房裡,外面就要寬寬敞敞,通風明亮。

莊浪師道好奇地看著這一切,心中有震撼。過慣了遊牧生活,這種場景是他們不敢想的,這裡大多數東西,在遊牧民那裡都是天價。

各自落座,杜中宵對莊浪師道和十三郎道:“你們趕了一天的路,著實辛苦,想來也餓了。先吃碗麵墊墊肚子,免得空腹飲酒,對身體不好。”

說完,士卒給兩人端了兩大碗麵,放在他們面前。

莊浪師道看碗裡,寬寬而潔白的麵條,看起來分外紮實。面泡在濃濃的羊湯裡面,上面蓋著幾塊肥美的羊肉,還撒了翠綠的香菜和蔥花,看起來就格外誘人。

見十三郎拿起筷子就吃,莊浪師道說聲得罪,拿起一邊的筷子,吃起面來。還好在莊浪部裡他負責對外貿易,見識廣博,用得慣筷子。若是部族的其他人來,不會用筷子,豈不鬧笑話。

面香美無比,吃在嘴裡細膩軟滑,加上羊湯的濃香,香菜和蔥花的清爽,莊浪師道吃得暢快無比。

不一會把面吃完,莊浪師道放下筷子,對杜中宵拱手:“謝經略湯餅。”

杜中宵道:“味道還過得去嗎?這些漢人吃食,怕你吃不慣。”

莊浪師道道:“經略客氣,如此好物,怎麼會吃不慣?唯有一點,肉略嫌多了些,再多些面就十分好了。河曲這裡,或許我見識少,以前從沒見過這種麵食。”

一邊的十三郎道:“這面有什麼稀奇?火山軍以南各州,哪裡都吃得到。沒幾塊肉入口,豈不是淡出鳥來!你是部族長老,吃慣了肉,才說這話。平常牧民,一年不知吃幾次肉,必然不會如此說。”

莊浪師道道:“將軍誤會。河曲路雖然地瘠民貧,不管什麼人,肉總是吃過。但如此精美的麵食卻不同,這裡很少地方產麥,哪裡有如此精緻麵食?”

十三郎愣了一下,問坐在主位的杜中宵:“經略,這裡很少產麥嗎?”

杜中宵點頭:“只有極少灌溉的農田,才會有人家種麥子。在党項吃麵食,只怕只有幾座大城。”

莊浪師道拱手:“經略明見。不過似這般精細,興慶府裡也見不到。”

小麥不是中國原產作物,生長季節跟中國的氣候條件不太一樣,不是什麼地方都能種。只有在水利方便,能夠灌溉的地方,才適合大規模種植。地方不對,產量遠不如粟。党項境內,產粟的地方還是有一些,小麥則只在興慶府周圍的灌溉農業區,才有種植。而且党項的技術水平不行,磨不了細粉。沒有比較看不出來,一與宋軍的麥面比,就顯得又黑又粗糙。

莊浪師道說的是實話,在這個地方,這樣的面比羊肉貴多了。

杜中宵的印象中,北方哪裡都能種小麥,無非是種不了冬小麥種春小麥罷了。其實不是如此,小麥必須配合澆水,不然產量下降厲害,遠不如粟適應地區廣。北方民間常見的食物是小米,麵食不管是包子還是饅頭還是麵條,大多都是在城市裡才能見到。

党項境內平常的主食,連小米也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吃上,普通牧民基本不可能。很多人一生,吃的都是各種雜糧,什麼大麥青麻,野草籽,中原地區不是渡荒的年月,都是做馬料的。

杜中宵並不是故意上了這面,見莊浪師道感興趣,便道:“以後通了火車,這些食物都可以從中原運來,不值什麼錢。比一般的黃米自然是貴,但比肉還貴就過了。”

莊浪師道點了點頭,一時說不出話來。火車聽人提過,但到底是什麼物事,卻不知道,也想象不出來。聽杜中宵話裡的意思,通了之後,中原的東西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而且價錢不高。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中原的物事,哪怕是最平常的,在這裡都要花大價錢,以後不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