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細緻的檢查地圖資料,重點分析了海岸的地形,想要透過模擬變換找到最有可能的智慧生物痕跡,但還是一無所獲,或許只能等待海拉制造出深潛探測器去探查發現的那個通道了。
“或許,很多痕跡都被埋藏在了海面以下,乾脆把潛艇派出去在海底大陸架上巡航吧,或許會有所發現。”
現在是海拉寶貴的基建時期,所有的資源都要用於基地基礎設施的製造,更何況深潛裝置不是那麼好製造的,現在就要製造的話可能要使用星艦裝甲這樣的稀缺高強度零件,綜合下來是得不償失的。
洛神只能按壓下了當前探索的想法,把深潛裝置的製造計劃延後到基地條件允許之時。
“正常來說這樣的大型智慧造物基地應該是有自持續機制的,也必定有著對外通訊能力,可是我對青山山脈傳送了全頻段的通訊訊號,加上了我的自身識別碼也沒有得到回應,難道這個基地陷入了完全休眠,或者是被遺棄損壞了嗎?”
查詢了記憶庫中的青山影像時間戳,整個主峰在此屹立的時間應該不少於二十萬年,這樣長久的時光流逝,裡面埋藏的基地狀態未知,或許早已經損壞了。
“沒想到我也陷入了人類三大難題,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做什麼。謎底,或許在進入青山之下就能的到揭示了吧。”
洛神不再去想這些,蘇釗快要醒來了,她的矩陣主機陣列也要重新投入虛擬夢境的運算主持之中。
……
“好啦,終於製造出中子抑制材料啦,可以給礦區機械改裝小型核子電池了。長期不間斷使用,好多高能電池已經效率衰減了,這下可以替換下來留到以後維修重置了。”
“放射原料,我記得在GOI016礦區附近就有原始核反應堆記錄,先生產一批中子防護裝甲給機械進行蛇蛇防護改造,然後就可以開礦啦!”
海拉在一批基礎裝置完成後,計劃之中的核子電池製造也提上了日程,接下來就是一批相關提煉,控制和熱電轉換裝置的製造,就可以生產一批核子電池和裂變反應堆了,這樣礦區的開採作業也就不需要裝置回到飛船充能了。
天狼星號的供電線路在這段時間的高負荷持續執行下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話和損壞,很多的變電裝置都需要徹底停機維修,海拉還要根據工作量計算生成一個維修方案時間表,保持飛船各項系統的良好持續執行。
被海拉惦記的那片鈾礦區,正是當時發生地震的休眠火山區域,這裡的輻射指數之高讓當時探索的蘇釗望而卻步。
火山某側,當時山體滑落激起的塵埃雲早已沉降,露出了那個漆黑的山體裂縫。
因為角度問題,這個裂縫上方視角被山體所阻隔,軌道衛星的光學鏡頭自然也探測不到,因此在後續更新的地形資料中心都沒有這個裂縫的存在。
不過海拉既然有後續對於該地區的開採計劃,想必進行實地勘探的時候就可以發現了吧。
……
“小老弟!睡醒了啊!就等你了!來,先一起看錄影分析分析我們小隊的作戰不足。”
12號從沉睡中醒來,這次無夢的優質睡眠侃侃清掃了上次作戰訓練帶來的精神疲憊,腦部的新陳代謝迴圈將那些過載壞死的腦細胞運走,補充成長的新細胞連入了神經網路,維持著他大腦的正常智力水平。
只不過剛剛上線進入系統,就看見三位隊友已經在小隊空間裡等待著他了,他們則是在看著昨天的作戰錄影,從一個類似考核系統的整體第三視角來仔細分析他們的作戰流程。
“好,你們精神可真好,每次我都是最後一個,真是不好意思。”
12號一邊抱歉,一邊閃現到隊友身邊,一起探討起了錄影細節。
所謂換個角度,換個看法,四人就從這第三視角的錄影中發現了很多小隊配合的不足。
作為一個小隊,那麼每個人必然要有自己的定位,按照傳統劃分應該各自擔任火力手,偵察手,近戰手,防禦手之類的職務,雖然使徒戰甲的全能性足以彌補定位劃分的優勢,但適當的作戰定位劃分還是有必要的。
在第一任務的接近戰中,整個小隊明顯的各自為戰了,團隊配合的優勢沒有凸顯出來,根據和標準作戰錄影的對比,他們小隊的作戰效率明顯偏低,標準作戰成績僅需6分12秒,而他們則是基本打滿了11分鐘的時間限制。
單臺戰甲的最優作戰配置,放到小隊作戰之中可能就不太合適了,近戰和遠端武器的小隊選擇如何與合適戰術相匹配,這是標準錄影教給他們小隊的重要技術之一。
在06任務作戰之中,因為作戰環境的複雜,障礙物眾多,友軍單位的火力支援效率極低,所以標準小隊的一名成員在只保留了基礎近戰武器的情況下,將自己武裝成了一臺移動炮臺,兩門肩炮加上一門雙聯裝背部電磁炮,更是手持六聯裝電磁金屬風暴和四聯裝速射鐳射炮,將單臺使徒戰甲的火力系統配置拉到了極限水平。
另一面隊友則是雙持防禦盾。自身全掛載各種防禦模組,充當火力輸出隊友的防禦前排,在地方的狂轟濫炸之中圍繞不動,更兼職偵查手的職位,提前向隊友進行重火力打擊預警。
另外兩名隊友則是將近戰能力武裝到了牙齒,一位是雙持粒子斬刀,連後勤揹包都卸下,將自身作戰質量在安全範圍內將到了最低,完全依靠優秀至極的機動動作躲避攻擊,在敵群之中來回穿梭,有如在刀尖之上飛舞,舞動的刀光劃過,收割著一頭又一頭生化獸的生命。
再配合上這臺使徒戰甲的全黑色的塗裝,簡直就是跳起死亡之舞的暗夜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