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帝都校軍場之內。
皇帝慕昕穩坐在校軍臺中央,文臣武將們齊列兩旁,校場內擠滿了百夫長以上的一干將領,齊刷刷的足有上千人。
“各位將軍,今日得報,銀月大軍現已開拔,侵我國土殺我子民毀我家園近在咫尺。然我郢洲國軍民上下一心,必能將來犯之敵斬盡殺絕。以我鮮血,護我黎民,天佑郢洲,戰之必勝!”
“天佑郢洲,戰之必勝!天佑郢洲,戰之必勝!”
皇帝慕昕的一番話,將在場的將士們激勵得熱血沸騰,就連旁邊的一干文臣,也被這樣的氣氛所感染,一個個扯著嗓子大喊誓詞。
。。。
就在這樣的群情激奮下,蕭雲率領郢洲國大軍開拔了。
軍隊共分五路。
前將軍葉蒼南,大武師八級修為,率領五萬鐵甲重騎兵,先一步趕往蕭山所在的邊境營壘,以防銀月偷襲。
左將軍呂澤濤,大武師七級修為,率領十萬重甲步兵趕往兩國天塹盤陰山駐防,以備銀月繞道進犯,佔領邊境制高點。
右將軍李凌,大武師七級修為,率領十萬長弓手趕往邊防重鎮永寧城設防,以備銀月圍城。
後將軍王凱,大武師六級修為,率領五萬輜重營將士,後方策應,以支援各方位守軍。
中軍大營共十五萬混編軍,由蕭雲率領,駐紮在邊境營壘後方,總攬全域性。
墨涵率領先鋒營一萬將士,直屬蕭雲指揮,負責快速馳援以及突襲策應。雖然這與後將軍王凱職責有些相同,但先鋒營眾人各個身懷武髓,修為都在武士上下,這也成了戰場中的一支奇兵。
大軍按部就班的朝著邊境急行軍,沿途塵煙四起遮天蔽日,一股肅殺之氣也隨之蔓延開來。
五日後,悲壯軍報聲突然打亂了蕭雲的部署。
“報!大將軍,盤陰山已被敵國攻下,現呂將軍正在山腳組織攻山。”
“報!大將軍,永寧城淪陷,右路軍損失慘重,現已敗退三十餘里。”
“報!大將軍,後將軍王凱回報,銀月帝國十萬大軍陳兵飲馬谷口,已完成了對前軍的合圍,王將軍三次進攻均未突破對方防禦,現正原地休整以待大將軍之令。”
一連串的噩耗險些讓蕭雲從馬上栽了下來,他強打著精神甩了甩頭,便自言自語地說道。
“難道我軍中有了細作不成,怎麼銀月帝國全都先我一步搶佔了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