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雖然山不高,但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很是有名,被成為京口第一山。
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還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僅僅是辛棄疾便已經能讓這北固山名傳千古了。
朱陽此時站在北固山上,心情與稼軒居士那是完全不同。
辛棄疾是眺望神州,壯志未酬。
朱陽則是滿懷壯志,誓要滅韃子,隻手補天裂。
朱陽一面觀察滿清大軍渡江,一邊也是懷古。
本來朱陽還想整兩句詩詞來著,可是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到合適的。
屬實是文化有限。
抄襲太祖的詩詞也沒必要,旁邊有沒有其他人,裝逼給誰看?
罷了,我終歸不是乾隆那個不要臉的玩意。
去了作詩寫詞的心思,朱陽仔細觀察清軍。
朱陽如今的眼力何等出眾,搭眼一看便看出了眼前這波人的數量。
八千人左右,這是先鋒啊。
看來大軍還在後面呢。
渡過長江,便是鎮江京口。
從京口到江陰武進,需要經過丹徒和丹陽。
丹陽境內有一座山名為水晶山,丹徒境內有運河貫穿。
這兩處說實話,都是比較合適的對戰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