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靜無事編著教材,每天從早到晚的,反正雪天也不知道能幹什麼,家裡的小娃也要麼縮在灶房烤火,要麼就在屋子裡玩耍,屋中也弄了些炭火烤著,要不然可就冷死了。
陳二林夫婦每天依然忙著,家中的牲畜要餵食,家中的家禽要餵食,就連熊二都每天要吃很多的竹子或竹筍,雖然眼下是雪天,但也得給這傢伙弄些吃食,要不然,家中可安靜不了。
“靜娃子,你每天寫寫畫畫的,這些都是畫的什麼啊?”張小霞拿著針線坐在方靜不遠處繡著衣服,抬著頭望著方靜問道。
“是啊,靜娃子,你這畫的是什麼啊?我都看你畫了好幾天了,愁眉苦臉的,有什麼事你可以說嘛。”陳二林倒是無事在烤著火,剛才陳二林剛從外面忙活了回來。
“小舅舅母,我這畫的是一些以後要教小娃們的東西,有些東西我總是畫不好,改來改去,總是不知道要如何畫才好,這以後可是要教小娃們的,總不能畫錯了。”方靜停下手中筆,向著陳二林夫婦回道。
“我們也不懂,不過是小娃們要學的,那得是好好想想,靜娃子,你要是想不出來,可以歇一會再畫嘛。”張小霞心中當然希望方靜畫好一些,以後這些可是要給小娃們學的,必然不能畫錯了。
“哥哥,讀書是不是要用什麼裝書的啊?那以後有了書本後,都沒有東西可以裝的。”方園這會跑過來想跟方靜賣一下萌,裝一下乖了。
“是哦,我都把這事給忘了,那一會舅母幫著縫幾個書袋吧,我畫個簡圖給您看看,咱家這麼多小娃要上學,這書袋可真不能少了,那得要縫七個書袋。”方靜聽著小丫頭的話後,這才想起書袋這事來,要不然真要到了開學後,都能把所有事給忘了。
再者,方靜的教材編著完後,還得找人抄寫,上百本呢,這可不是個輕鬆活,不過到時候得去縣城或金州找人代抄,幾天時間應該可以搞定的,想來也不會太難的,如果有快速印刷的話,那倒是快了,可眼下唐朝時期只有還沒有雕版印刷術,更沒有活字印刷術,只有拓印,刊印等一些簡單的印刷方式,還大多數只掌握在那些士族門閥手中。
“行,靜娃子,你趕緊畫個圖給我看看,我去拿布來縫。”張小霞說完後去到存放東西的屋裡去拿布匹去了,張小霞對於家中的小娃能上學識字讀書,那是抱著很大的期待的,不管是讀什麼書,或者讀多少書,只要能識字讀書就好,何況方靜平時有空也會教小娃們識一些簡單的字,更是教會了小娃們前世的算術口訣。
張小霞拿著一塊布匹裁剪起來,按照方靜畫的簡圖縫書袋,張小霞有些不懂,書袋為什麼要一根很長的帶子?
“靜娃子,這麼長的帶子幹用的啊?”張小霞向著方靜問道。
“舅母,那根帶子是用來背的,要不然提著不方便,單肩揹包書袋,這樣書本啊什麼的可以裝在書袋裡,雙手就不用再去拿什麼東西了。”方靜依照前世的老式單肩挎包畫的簡圖,自然需要一根長長的帶子了。
張小霞細想了想,確是應該如此,這才放下心來,開始剪裁帶子起來,依照方靜畫的簡圖,一個個書袋縫了起來,小娃們站在張小霞的身邊看著,那些書袋可是給他們縫的,以後可是得要天天背的,小娃們心裡都滿是期待。
方靜繼續編著教材,方靜想著儘量加快些時間,這要到了開春後,基本就沒多少時間了,到時候還要去刊印或者找人抄寫,時間有些緊了。
好在方靜編著的數學教材已經編著好了,而此時方靜卻是在編著自然學科的教材,這自然學科的教材可是包括地理,物理,化學,農學等一些簡單的知識的,這也是最難編著的,特別是化學,這塊也是方靜的痛點了。
數學算是編得最簡單的了,從最簡單的加減開始,再到九九乘法口訣,再到除法,以及一元二元次方等,從個位到百位千位萬位往上增加,雖然短時間不會教,教材倒是可以用好幾年的,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本教材了。
而對於自然這本教材,這才是方靜頭疼的事了,地理需要講述一些簡單的地理知識,還要畫各種的圖,以及簡單的實驗,包括跌落實驗,包括氣體實驗等等,這些都城要各種知識,各種實驗工具去操作,去驗證。
為了編著這本教材,方靜可是查閱了很多書去編著,還有各種小實驗,這才是最麻煩的事情,沒有任何工具,更是沒有任何化學試劑,真要實驗起來,這才使得方靜頭大的很。
一本簡單的教材,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很簡單,可是對於方靜來說,那是可以說是要了命了,這些天裡,基本活在最痛苦的時間當中了,除了查閱書本之外,方靜還要想著各種實驗的工具,還要想著往後教學時採用的東西。
方靜最想讓小娃們學的,其實是農學這一塊,主要是農林漁牧四大類,當然主要還是以農為主,畢竟方家村的小娃都是農家小娃,學的東西自然與農業相關。
從光到水份,再到溫度,再到營養程度等等,方靜基本都要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編著,所以這些也是使得方靜想破了腦袋,這編著完成的。
一直到年之前,方靜才完成了教材的編著,辛苦了兩個月,這才算是大功告成,就等開春時,去找些人抄書了,方靜也不知道抄一本書要多少錢,但想來價格不會太貴的,紙張自己提供,而且字型方靜可是有要求的,可不是用大毛筆來抄寫,而是很小的小毛筆來抄寫,這也是為了節省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