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邊關來報,鳶國和北興集結兵力聚在大祁國的邊境扯旗擂鼓。
這次,兩國的出兵理由又換了。
鳶國打著大祁扣押側君的名義,帶兵征討,北興打著大祁扣押使臣的名義,帶兵征討。
如果說前面他們用的理由十分不合理,這下合情合理有理有據,任憑大祁如何說,也是沒用了。
朝廷官員紛紛指責兩國無恥,但大敵當前也只有保家護國一條道路了。
女帝為此下令,曹,荀二人為大將軍,皇太女為太尉,出兵邊關,抗敵衛國。
皇太女出征?這怕是女帝給予皇太女的最後一次機會,眾大臣心中議論。
畢竟大殿爆炸之後,那些證據和賬本都被火焚了,再加上案子牽扯重大,與其此時徹查案情,倒不如一筆勾銷,重振人心。
皇太女黨的大臣都覺得好。
厲青青黨大臣憋著一張青腫的臉,尤其是御史大夫崔田方,他覺得這口氣太難嚥下去了。
然而,更難嚥的還有一道聖旨,五皇女厲青青勾結叛亂蓄意謀反,貶為庶人流放蠻荒。
厲青青黨大臣一陣心涼。
“微臣年事已高還望陛下恩准,乞骸骨。”一位年事不算高的大臣請辭道。
其他幾個大臣也紛紛請辭。
御史大夫崔田方有些失望,殿下此刻艱難時刻,爾等怎可棄她而去。
然而,這些大臣看來,殿下是沒機會了,陛下明皇太女有罪而不治罪,還要命其做太尉統領天下兵馬,殿下哪還有機會,他們不佐皇太女已經對得起殿下的忠心了。
崔田方緊咬著牙關,雖然他此刻也有點絕望,但多年來的韜光養晦若是一朝請辭就付諸東流了,所以他咬咬牙挺住。
女帝大手一揮,那些請辭的大臣都該幹嘛幹嘛去了,他們離宮的隊伍正好與皇太女領兵的隊伍一路出去。
一方灰頭土臉,鬱不得志,一方誌得意滿,風光無限。
女帝的兩道聖旨下來了,頒給厲青青的聖旨已經送到了王府。
厲青青此刻也不再假裝不在府了,因為桓皇兄已經不在府裡,外人也沒有理由懷疑她藏匿皇子所以她又光明正大的出現了。
來宣旨的是馮公公,馮公公也是在御前做事,只是比御前大太監要低一階,卻也擔得宣旨重任。
厲青青不知道怎麼著就把宣旨的活落到他手裡了,想來有他的辦法,此番藉著宣旨的事估計是有話要對她說。
厲青青屏退了左右,特意留他單獨說話。
馮公公說,“仁皇側君是被人從高處扔下摔死的。那個人武功極高,奴才懷疑是穆皇正君所為。”
“有證據嗎?”
馮公公搖頭,“奴才也只是暗中聽鍾廷尉與陛下稟報案情時知道的。她說自殺跳樓的人一般面朝前方一躍而下,所以身前傷口最多,且鼻樑骨斷,面肉模糊。
但仁皇側君是面目完整,鼻樑沒斷,背脊骨斷裂,背部模糊。也就是說揹著地面一躍而下的。
雖然這種自殺的死法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問題出在眼睛,他的瞳孔被細小的暗器刺破過。眼部肌肉微微收緊。這就說明他死前經歷了驚恐,眼睛看到了什麼,所以才被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