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夏五月十八,午時二刻。
昔年太宗駕崩,突厥人阿史那杜爾,鐵勒人契苾何力,請求殉葬侍昭陵,被李九遣使制止。忠心感動皇帝,全都加官進爵,兩人混的很好。郕國公契苾何力,拜左驍衛大將軍,聖眷榮寵到如今。
駙馬阿史那杜爾,官拜右衛大將軍,加封鎮軍大將軍,死後陪葬昭陵。其子阿史那道真,官拜左戎衛將軍,正經的陸軍中將。已接他父親的班,成為皇帝心腹,以後還會升官。
新城公主薨逝,武康心如刀割,擅闖昭陵拜祭,出於真心實意。可絕食六天,卻是在演戲,效仿昭陵殉葬。主動請求除名,實則以退為進,李九吃了這套,當場給他升官。
現在的官職:左奉辰衛大將軍,檢校左羽林大將軍,知右羽林訓練事,檢校太子右監門衛率,上柱國宣威將軍,東陽郡開國公。聽起來很嚇人,其實就是嚇人,實權少的可憐。
武康淚如雨下,因為愧疚哭泣,可是這個愧疚,已經變了味道。利用死去的愛人,獲李九的信任,從而升官發財。升遷可笑至極,越來越政客化,無論什麼事情,都會壓榨利益。這種愧疚,既做婊子,又立牌坊。
唐朝官職型別,大概分為五種:榮譽虛銜,文武職官,文武散官,爵位和勳官。武康的上柱國,十二轉的勳官,已經練到滿級。東陽郡開國公,正二品的爵位,也是次高階的,再往上是國公。
東陽郡是婺州,浙江金華地區,曾任婺州刺史。女兒東陽郡夫人,三品的誥命,妻子楚國夫人,從一品的誥命,都在江南地區。接下來的目標,混從一品楚國公,把爵位練滿級。
而文武散官,有俸祿沒職務,混吃等死型的。他的宣威將軍,是四品武散官,有沒有無所謂。而榮譽虛銜,指三公三師,太尉司徒司空,太師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的,都是榮譽稱號,大多追贈死人。
文武職官,有具體職務,二品以上的,位高權不重。真正有權的,是正三品官員,包括所有宰相,十六衛大將軍。左奉辰大將軍,隸屬於其中,武官混到頭了。更高的左右衛,估計很艱難,也沒心追求。
而李九許下的,檢校左羽林大將軍,等同左奉辰大將軍,也是正三品武官。此時左右羽林軍,雖然有了編制,還沒正式建制。將軍和大將軍,由十六衛兼任,職前都加檢校。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北衙禁軍,還是南衙諸衛。大將軍的職位,一般很少任命,多由親王擔任。譬如沛王李賢,兼右衛大將軍;鄭仁泰降職後,兩歲的李旭倫,兼右武衛大將軍。
真正處理軍務的,是諸衛兩個將軍。其實很好理解,拿左羽林來說,兩個羽林將軍,肯定互相掣肘。他們的不團結,互相爭鬥監督,對於皇帝來說,可以高枕無憂。
若有了大將軍,獨攬羽林軍權,李九會睡不著。除非特別信賴,把你當自己人,才會授予此職。可惜現實骨感,李九不信武康,永遠不會信賴。給左羽林大將軍,也是名義上的,可說無關緊要。
現在的左羽林,兩個檢校將軍,分別是契苾何力,左衛大將軍張延師,都是李九的死忠。武康拉攏他們,基本痴心妄想,估計羽林大將軍,會被他們架空。
知右羽林訓練事,說起來更搞笑,負責操練右羽林。武康甚至覺的,左羽林大將軍,知右羽林訓練,兩個綜合起來,就是禁軍教頭。類似水滸傳裡,八十萬禁軍教頭,聽著嚇死個人,實則教官而已。
太子右監門衛率,東宮十率之一,類似右監門衛。一個守皇宮諸門,一個守東宮諸門,類似門衛大爺。更加可笑的是,官職前加檢校,表示是皇帝任命,不經吏部記錄,不是正式官職。
所以他的官職,真正有實權的,能全權做主的,是左奉辰大將軍。綜上所述,武康和李九,都不是東西。某人演技精湛,某人見招拆招,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勾心鬥角。
離開昭陵後,李九譴使傳詔,兌現升官承諾。給他兩月假期,不必陪王護駕,先回家中休養。武康告別媚娘,帶家人回長安,排解糟糕心情,梳理各種瑣事。
挑選黃道吉日,帶著妻妾女兒,去拜祭元姊武順。見到了賀蘭敏之,他在結廬守孝,瘦的不成人樣。不過對於武康,禮數做的很足,口中稱呼舅舅,不是虛情敷衍。
這孩子很不錯,沒受他娘影響,還和舅舅親近。拜訪楊氏時,沒吃閉門羹,卻遇糟心事。楊氏神情憔悴,頭髮白了很多,腰身也岣嶁了,額頭爬滿皺紋。
對武康很冷淡,對武家女眷,也不假辭色。估計在她心裡,認定便宜侄子,就是殺人兇手。她猜的不錯,可惜沒證據,除了媚娘外,都不明真相。兇殺現場的人,二顯服毒自盡,其餘全被滅口。
更糟心的來了,二丫態度冷淡,整天沉默寡言,抱著盒子不撒手。不與人交流,無論誰關心,都不假辭色。吃完飯回房,也不出來玩,像個木頭人。
武康心如刀割,這閨女像她娘,無言的冷暴力,讓他心力憔悴。其實能理解,母親病重時,撒手人寰時,父親不在身邊。她的孤獨無助,所有心傷痛苦,全部轉化恨意,恨父親不負責。
真的無計可施,只能加倍寵著,無微不至的關懷。每當夜深人靜,被噩夢驚醒後,內心無盡愧疚,化為道道淚水。蒙著頭無聲哭,既傷心又無助,有時也會想,這是報應嗎?
充分利用假期,陪媳婦禮佛談心,陪鬧鬧學習翫耍,陪二丫發呆繡花。最主要的任務,帶著二丫遊玩,她雖然冷暴力,卻十分聽話。無論去逛街,還是郊遊看戲,都不會拒絕。
只是不說不笑,問話也不回答,模樣苦大仇深。武康異常篤信,無論仇恨傷痛,都會被時間治癒。畢竟血濃於水,只要用心關懷,哪怕是座冰山,也能把它融合。
三天兩頭逛街,希望奇蹟出現,希望二丫說話,哪怕只是巧合。直到今天中午,在西市的古玩街,終於迎來巧合。某家店鋪外,遇到許敬宗,他也恰巧逛街。
巧合來的突然,如果信以為真,那他就是傻子。這個老匹夫,家中妓無數,生活紙醉金迷,不會出來逛街。就算想逛街,也不會帶著人,繞過繁華東市,跑半個長安城,來西市湊熱鬧。
不過這老傢伙,身板十分硬朗,今年七十二歲,眼不花耳不聾。官運依舊亨通,就在龍朔三年,官拜太子少師,同東西臺三品,依舊監修國史。
太子少師從二品,也是位高權不重,授給老邁臣子。兩人寒暄片刻,武康抱著二丫,語氣近乎哀求:“我的寶貝閨女,這是你許大翁,問個安好嗎?”
心臟提到嗓子眼,目光殷勤迫切,笑容甜中帶苦。足足兩分鐘,無表情的二丫,嘴唇輕微抖動。望著許敬宗,終於開了口:“奴見過大翁,願大翁延年益壽。”
武康差點哭了,喉嚨堵的難受,眼裡噙滿淚花。都快兩個月了,閨女終於說話,所有努力都值了。之前方法不對,以後就帶著她,去拜訪老傢伙們。譬如說李義府,袁公瑜李勣等,二丫是有禮貌的...
敬宗笑逐顏開,瞅感慨的武康,衝二丫點點頭,半開玩笑道:“二孃願望能實現,大翁這把老骨頭,至少再活十年。變之隨我進店,給二丫買見面禮,我不能失禮數。”
旁邊是字畫店,出售名家字畫,一般人買不起。武康心知肚明,敬宗肯定有事,不過二丫開口,必須跟著進去。不管有啥壞水,只要我能幫忙,那就竭盡全力。
兩人聯袂進去,店鋪規模很大,裝修富麗堂皇,櫃裡掛滿字畫。漫無目的欣賞,來到墨寶區域,博士殷勤介紹。敬宗眼珠轉動,手指最顯眼的,煞有介事說:“就要這副吧,變之滿意不?”
武康笑而不語,順著手望過去,不禁微蹙眉頭。博士點頭哈腰,拍敬宗的馬屁:“丈人眼光真好,這是《鴨頭丸貼》,王子敬的墨寶。奴奴這就取下,邀請兩位貴客,樓上雅間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