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袁撫臺願出兵,南京方面願出餉銀兩百萬,以資軍費。”
“遼東欠餉多年,兩百萬,怕是不夠吧。”
“朝廷財政經涸人盡皆知,便是這兩百萬還是諸公傾盡家財,募集民商方得,諸公無不是為了救社稷而去私心,值此國難當頭,還望撫臺能秉公心而戮力。”
“......既然如此,袁某願為前驅,征討叛逆。”
崇禎元年二月初八,遼東巡撫袁崇煥、登萊巡撫孫國禎舉清君側之大旗,各自統兵兩萬會師北京。
同月十七,被朱由檢推出來當做替罪羊的朱純臣坐謀逆罪伏誅,並夷三族。
至此,祖上陪著成祖朱棣靖難的成國公世系從大明朝徹底抹除。
大明朝仍留下的世爵,僅只剩下英國公張維賢、魏國公徐弘基、定國公徐希皋、黔國公沐啟元等四人。
還有一個寧國公魏良卿,也就是魏忠賢的養子。
合計五大國公。
不過這五個人只有一個公爵的頭銜,跟朝政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徐家一門兩國公已經不問朝政,沐啟元在雲南,英國公張維賢也是存在感寥寥,至於魏良卿更是在魏忠賢死後回了老家肅寧。
他們五支世系的生與死,完全看朱由檢的心情。
二月二十三,朱由檢頒聖旨,加袁崇煥遼東督師、兵部尚書銜,令其坐鎮寧錦防備後金。
加孫國禎左都督、兵部侍郎銜坐鎮登州、萊州,充為東江總兵毛文龍之後援,攻略遼南為袁崇煥提供牽制作用。
訊息傳入南京,溫體仁等官員無不彈冠相慶。
“諸位,朱純臣伏誅,我等可以入京,聯名請聖上遷都南下。”
錢謙益、周延儒等人也各自寫了信送回南京,催促溫體仁等百官緊快入京,以便梳理中央,輔佐國政。
在等了半個月後,南京百官浩浩蕩蕩一百多人抵達京師,朱由檢親自出城五里相迎。
“卿等入京,朕這心裡可算是踏實下來了。”
溫體仁領頭百官下拜,泣聲道:“臣等驚聞陛下臨難,無異於雷霆擊頂,惶惶不可終日,幸有列祖列宗的庇佑,加之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這才無虞。
救駕來遲,還望陛下降罪責罰。”
“溫卿快快請起,諸君快快請起。”朱由檢彎腰扶起溫體仁,亦是動情哽咽:“朕以眇躬,上承祖宗之丕業、下臨億兆於萬方;政不加修,禍亂日甚。抑賢人在下位與,抑不肖者未遠與;至幹天怒,積怨於民下。
政務煩思,朕力未逮,以使赤子化為盜賊、沃野淪為荒土,國家之恥,莫大於是。
如今卿等入京,社稷有望,朕亦有望焉!”
百官悲慟大哭,一時間京郊之處,哭聲震天。
站在朱由檢身後的錢謙益、周延儒觀此場景,無不是心中苦笑。
又是一群被朱由檢年紀矇騙的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