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八章您用我啊

還有內陸特別是安西那邊,西域運鹽遙遠,當地多有鹽湖但是鹽確不能食用,經過過濾分類結晶之後,不能吃的鹽變成可食用的鹽,那能節省多少人力物力,賣往更西更北面的地方能賣多少錢?

更關鍵的是,咱們用那的東西賺當地的錢或者換草原上的肉、羊毛、牛、馬等等,每多換的一份就等於節高官安開支十份。

中原地區上好的食鹽適當加價一倍不過分吧,那豈不是製鹽利潤翻倍,而且曬鹽法比煮鹽節省了人力增加了產量等於降低了成本。

再加上西域的鹽咱們可以誰便加價,三五倍都是做慈善了,十倍價格都是常態,這裡面的錢千萬都算少的,對於大唐控制西方北方都有大用!”

李世民聽完之後立刻精神了:“你是說海水也能這麼過濾一下?”

李恪提醒道:“當然沒有那麼簡單,這需要建曬鹽場,海水裡面的鹽分種類多樣,但是結晶的溫度飽和度都不一樣。

不過您只要把我派過去,最多一年的時間我就能完成曬鹽技術研發!”

李世民在原地轉了起來,這裡面確實有著巨大的利益。

大唐貞觀年朝廷是沒有鹽鐵專賣的,也沒有酒、茶這些稅,甚至連商稅都沒有。

一部分原始是唐繼承隋制度隋又從亂世而來民生凋敝沒有設立,另一個原因就是這些東西往往都被世家大族把控,李世民沒有收拾完世家之前就算想收也收不上來。

李世民朝堂上的官員手下的小吏有六七成都是世家子弟,要是李世民提出收稅,那政令未必能出長安。

也就是經過李治武則天再到李隆基,之後安史之亂徹底的粉碎了世家的地位大唐後期才能能收這些稅。

所以要是能插手食鹽的生意,那這個錢就等於白賺的,一年不要說千萬貫了,就是幾百萬貫都是不得了的。

大唐到了天寶年間的時候稅收也不過一年千萬貫左右而已!

不過這李恪的提議裡面好像混進去了奇怪的東西,李世民想了一下:“為何要你去?你不能在長安試驗教會下面的工匠讓工匠去建鹽場麼?”

李恪暗道一聲,這李世民怎麼防我跟防賊一樣!當然表面上的理由還是要有的:“父皇,首先您覺得從海邊運海水到長安這個提議靠譜麼?

再說這裡面千萬貫的利益在裡面哪個工匠能頂住這個壓力?到時候世家的窺探,豪強的干擾,甚至還有土匪海盜襲擾,沒有一個強力人物坐鎮,多少人想上來咬一口。”

李世民想想也是,不過這事也不著急,李世民一擺手:“朕回去考慮一下再議,你這邊這麼多工坊在建造有時間去海邊?”

李恪指了指自己的磚窯:“這鹽場也要用大批的磚嘛,我在這邊試驗好磚廠,還有建好這個活性炭燒紙的大型窯爐,到了那邊不就事半功倍了嘛。

我可以讓那邊先選地方做好前期工作,等我這邊準備好,技術就掌握百分之八十了,到那邊不耽誤事。

您要是交給我就放心吧!”

李世民不懂這些,不過還是聽明白了,李恪在這前期準備,不耽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