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
七丈見方的穹頂殿宇內,十二根朱漆木柱託舉蟠龍藻井,藻心懸垂八角琉璃宮燈,燈穗垂落如流蘇。
四壁青磚刻滿《黃庭經》經文,經文字跡隨光影明滅若隱若現。
地面青石鑿作九宮八卦陣紋,每方卦位皆嵌北斗七星銅釘,正北坎位設三層須彌座。
須彌座上,三尊久經香火薰染的鎏金泥塑神像巍然端坐。
正是道門常供奉的三清像!
不過,比起蘇十二不久前所得靈官神像,這三清像當中全無半點能量波動,顯然只是單純的神像。
供奉神案上,空空蕩蕩,殘留著清晰的放置痕跡。
顯然曾有寶物放置案上,卻在不久前被人取走。
蘇十二目光如炬,飛快掃視一圈。
殿內,凡是可能有寶物存在的地方,都早已變得空空蕩蕩,只剩下各種寶物曾放置過的痕跡,尚未被歲月塵土掩蓋。
痕跡有大有小,雖看不出曾放置過什麼寶物,但能入分神期,乃至合體期大妖的眼,想也知道,絕非凡物。
更重要是,痕跡數量不少!
這讓蘇十二,對那妖熊屍身中的儲物袋,也更添幾分期待。
妖熊與其他妖修同行,真有寶物,多多少少也能分得幾件才是。
蘇十二進來的快,出去的也快。
出去後,便馬不停蹄,向正殿兩側建築快步走去。
一刻鐘後,蘇十二快步從裂隙深淵另一側的一個房間走出。
嘴角微微牽動,眼角帶笑。
儘管有意剋制,卻難掩心中喜色。
兩側偏殿,剩下的寶物寥寥無幾。
但也只是相比,道觀沿途靈官殿、正殿內殘留的痕跡相比。
實際上,對分神期修士大有裨益的稀有靈材、靈礦,足有五件。
數量雖少,但這五件材料,不論用來煉丹還是煉器,都是最關鍵的主材。
只這一點,就價值不菲。
甚至可以說,有價無市!
更有一件九品法寶級別的拂塵,一件七品法寶的道士冠。
道士冠自不用說,戴在頭上,一方面是作為防禦法寶護持修士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