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這幫人彷彿總算是找到了宣洩口,開始對陳凡口誅筆伐。
而這些人當中大部分人甚至對事件前因後果並不在乎,他們只在乎將陳凡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拉下神塔,這樣會讓他們粉絲飆升,頗有成就感。
這些人當中,不少自媒體人公知或是營銷號充當了急先鋒。
他們有一定的粉絲基礎,並且樂衷於將陳凡拉下神壇。
因為陳凡有影響力,只要批判陳凡便自帶力量。
看著飆升的資料跟增加的粉絲數,這幫人算是樂開花。
彷彿找到了一條增加粉絲數量的捷徑。
而不少不明真相的網友,就是被這樣帶了節奏,開始瘋狂對陳凡口誅筆伐。
網路上的第二波人自然是看熱鬧吃瓜的樂子人。
這幫人人數最多,不站隊不罵人,最多就是拱個火吃個瓜。
“人無完人。看來陳總也有暴怒的一面啊。”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看到這一幕還是挺氣憤的。希望陳總能給大眾一個解釋。”
“陳總雖然我崇拜你,但是怎麼能大孩子呢。以後別抽孩子了,抽我吧。”
說完還不忘貼出一張性感的自拍照,露溝,大長腿,各種要素齊全。
這一看就是一些人故意想要藉機吸粉。
一些小野模見狀,立馬加入,開始在相關話題下轉發評論,順便發幾張自己搔首弄姿的照片。
還別說,漲粉速度還挺快。
“原來陳總喜歡玩這個啊,人家家裡有小皮鞭,陳總可以聯絡人家嘛。”
“陳總,人家已經躺好了。大力抽我!”
“陳總輕一點,人家怕疼!”
“……”
當然,除了這些吃瓜群眾,網路上還有一部分人,開始加入戰場替陳凡說話。
這部分人有的是陳凡的粉絲,崇拜者,有的則是對陳凡印象不錯的網友。
這些人以年輕人或是大學生群體為主。
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再加上陳凡之前做的一切,比如去年在地震中的表現,給所有人增加了好的印象分。
學生群體永遠是衝動的,激憤的。
看著網路上對陳凡的口誅筆伐,不少陳凡的崇拜者跟粉絲開始加入戰場替陳凡辯解。
“不知真相,不予評價。在事情全貌沒有出來之前,希望大家保持理智。”
“有些人不要被營銷號帶節奏,等事情真相還原再說。”
“就憑陳總去年在地震期間的表現,我相信他的人品。”
“支援陳總,永遠愛你。”
“我不信一個為災區捐贈五億的人能夠平白無故打人。期間是不是有什麼緣由?建議大家等一等後續真相報道。”
一開始,陳凡的這些支持者還能耐心地勸說那些衝動的網路噴子,但是隨著輿論發酵。大家發現跟這種網路上的臭蟲根本沒法講道理。
一些脾氣不好的學生直接被氣得開始了反擊。
“一群沒腦子的傢伙,被人利用了還不知道。”
“能不能動動你那可憐的小腦好好思考一下?哦,你沒腦子啊,那算了。”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爾身體抱恙。吾前往爾母之。”
“閣下何不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閣下之帥,何不以溺自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