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電影的拍攝有三個地點,最後一處是在華國。
電影裡會有華國抗戰的內容和鏡頭,作為與琺國綏靖政策的對比,華國堅持掌握武樁力量,所以偉仁的形象也會出現。
湯國強老師等特型演員都會來客串。
戰爭與愛情的副導演是汪超,這位也是華國第6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執導過《日日夜夜》和《江城夏日》,在國際上獲得過一些獎項。
韓叄聘選他作為蔣長生的副導演,也是煞費苦心,其一是因為汪超能力足夠,而且很擅長拍攝文藝類的影片,其二是汪超跟蔣長生一樣,也是作家出身,他有多部諸如《南方》、《安陽嬰兒》等,在琺國出版,而且銷量還過得去。
其三,汪超做過荊軻刺秦王這部電影的副導演,有副導演的工作經驗,擅長打輔助。
最後一點,也是韓叄聘最看重的,就是汪超這個人脾氣比較好,不固執。
在韓叄聘看來,蔣長生這人看似很好說話,其實在某些方面非常的堅決和固執。
若是找一個性格強勢的副導演,估計會在劇組跟蔣長生吵起來,這樣就不好了。
韓叄聘作為製片人,態度很明確,他多次跟劇組其他人說過,戰爭與愛情這部電影劇組只能有一個人的聲音,那就是蔣長生。
汪超也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在韓叄聘介紹完拍攝地點、演員情況、酒店住宿等後勤情況後,他才遞給蔣長生一份資料,然後說道:“根據劇本,我制定了一個大概拍攝計劃表,蔣導你可以看看,有需要修改的,再跟我說。”
蔣長生稍微掃了幾眼,對汪超說道:“辛苦師兄了,你叫我長生或者師弟都行,別喊蔣導了。”
若是其他人,還需要依靠各種稱呼或者敲打演員來立威,蔣長生不需要,他在業內連程凱歌都拿捏了,威望足夠。
又看了看攝影師趙飛,蔣長生問道:“趙師兄,這份拍攝計劃,你有看嗎?”
趙飛點頭:“我看過了,沒問題,攝影組可以配合。”
趙飛跟汪超一樣,都是北影畢業的,所以蔣長生喊他們師兄。
在圈子裡混,三大院出身,多少是有點好處的。
趙飛也是國內的金牌攝影師,這位的作品有《大紅燈籠高高掛》、《荊軻刺秦王》、《手機》,後世還有《讓子彈飛》。
本來前段時間趙飛是準備去江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劇組的,被韓叄聘截胡了。
江文也不能怨趙飛和韓叄聘,誰讓他一部電影,準備了幾年還在籌備,去年年底才準備開拍,結果攝影師沒了……
幾人在一起把電影拍攝的具體細節核對了一遍,蔣長生看其他人都沒休息,便把王志紋、廖帆和童阿香都請了過來。
大家圍在一起,研討一下劇本。
電影的劇本是蔣長生寫的,大致框架跟差不多,只是相比,劇本的人物和劇情張力都更強。
王志紋那是華國男演員的標杆人物之一,他身邊放著劇本,但是沒拿起來,因為劇本早就全部背了下來。
廖帆也是如此。
這樣一來,本就自卑的童阿香更緊張了。
在討論劇本的時候,只有她時不時的翻看劇本,這些演技比她好的人,還比她努力,童阿香表示壓力山大。
蔣長生看到童阿香的表現,也沒說什麼,現在跟她講戲,還太早了。
到劇組再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