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本書的日日夜夜中,偶爾會有那麼三兩個人來問我,關於商戰寫作的細節和處理方法,或者是好奇的問我為什麼會知道那麼多?
針對這些問題我都分別作了回答,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並不認為我的小說是商戰類別。我曾經想努力的將這個光環帶上,如今卻想努力的想將這個光環去掉。每當人問起我在寫什麼?我總是說,言情,言情,帶總裁的言情。
這點轉變沒有別的理由,因為看過的非虛構長篇特稿多了,也就深知自己的拙劣。好比本文出現的Creation這家企業,作為總裁的CEO,既沒有喬布斯那麼奇葩的創造力、也沒有柳傳志那麼強大的決策力、更沒有比爾蓋茨那麼優秀的領導力、同樣沒有馬化騰那樣牛逼的繁殖能力……
或許孫文宇是有這樣的能力的,但是我沒有展現出來,沒有展現出來的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只是在寫言情。沒有必要非要為自己上升一個高度,我只是想寫一個大家愛看的故事,如果能稍微有點不同,讓人覺得我是一個特別的人,我就會很開心。同時我也是個普通人,於是我就是一個特別普通的人,並且承認這一點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進步。
我只是想講一個小故事,或動人,或喜悅。
我想花點時間說一下,關於言情小說大類別下帶有商戰情節小類別的文應該如何處理?
給所有打算問我這個問題的人一個回答。
每天早晨開啟《金融時報》或者《華爾街日報》看看這個世界在發生什麼,攫取其中和自己行業最息息相關的內容,放進自己的文章裡就OK了。
並且我還有一點可以告訴你們的是,時事新聞並不受著作權的保護,換言之,你可以引用時事新聞而不會有人說你抄襲,也就是——不用白不用!
如果再往細問,如何處理這些商戰的細節?金融類記者的特稿合集就能解開一切的問題,這個世界的道理應該是一通百通的,這就是我寫該類別小說的全部秘訣。
對於商業、金融、財經行當的描述,不同於其他事實,需要用危言聳聽的句式或者驚駭恐怖的語氣才能叫人提高警惕,經濟類別只要先公佈幾個數字就能掀起一番驚濤駭浪了,顯示出一派冷靜的大家風範。
本書《竊愛不傷婚》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孫文宇在公司成立的十年後首次公開募股,而盛景公司在Creation上市兩年後著手進行收購業務——後來停止收購。幫助孫文宇進行IPO以及對抗盛景收購、提出擴股計劃,與優鼎、炳承起建談融資計劃的幕後操盤手是一位活躍在金融界的新人宋康正;而與此同時,幫助林依雪做這項收購案的則是一位叫袁兆鋒的業界傳奇。
關於這兩位的故事,將會在下本書《他的掌上明珠》中告訴大家。
也就是說,下本書是金融題材。
對於一個作者來說,我始終認為,所謂完結感言的意義在於:透過煽情的手段告訴讀者們,我的這篇文章是多麼的嘔心瀝血,創作的過程異常艱難,我克服層層的阻礙,謝謝大家的禍福與共,我們不如一起見證下一個奇蹟!
關鍵在於最後一句話。
就如同所謂的上架感言,重點也都在說服讀者一起花錢看正版一樣。
所以我先說了重點,免得你們沒有耐心,扔下這篇完結感言就輕輕的離開了,一如當初輕輕的來。首先感謝大家這半年來的陪伴,在我想要扔電腦、掀桌子的時候給了我諸多的鼓勵和感動,陪伴我一起走過考研的崢嶸歲月,肩並肩等到了我們的分數。
作為一個業餘的寫手,在創作一個小說的過程中難免由於時間的稀缺導致了整個文章缺乏一種凝練的精粹,叫有些讀者覺得過程略顯拖沓,這樣的寫作風格一直令我覺得苦惱,因為我肯落筆去寫的,通常都是我覺得需要存在的事情,如果不交代,我可能就會卡在這裡寫不下去,而我交代出來,通常情況下,讀者出於讀者的立場有的時候接不住作者出於作者立場丟擲去的球,如何權衡這樣的傳授關係,我覺得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修改是個很好的方案。
很遺憾的是,我幾乎沒有什麼時間停留在上一篇文章上,就要馬上有新文。
網文作者是一個馬不停蹄的勞作行業,近年來隨著錢難掙、活兒難乾的發展趨勢,網文作者終於也變成了一個高危行業。而另一方面我本身的職業——電子硬體工程,也同樣是由加班和用腦過度而導致的高危行業,我一直覺得猝死是命,躲不過的,身兼二者能活著並且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就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慶賀的方式就是輸出的儘可能多。
新的文章對我來說很特別,女主角孫沁歌是個啞巴,頭一次這麼大膽的塑造了一個啞女的角色——從開篇一直貫穿到結局,我曾經在過去的文章中試圖用一個配角練習描寫啞女的形象,就是為了能夠在一年之後將孫沁歌這個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
當然了,我自己沒有啞過,無法真正理解一個人無法言明的那種愛在心頭口難言的哀傷,但是更多的時候我相信我們都一樣,常常有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動。而孫沁歌就是給我帶來了這樣感動的女主角,把她從過去塵封的回憶中打撈出來,為她寫滿了人設,展開了劇情,在漫漫人生的長路上,替她挑選了一段精心佈置的局。
孫沁歌這個女人,是我創作小說這麼多年來,最喜歡的女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