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皇后先是問了家中老母親的近況,身子如何,每頓飯用些什麼,用多少,晚飯後還會不會出去散步消食兒,散步走多少步,一天用多少奶123子,多少參湯,幾塊點心,多少水果……
姚氏都恭敬地一一答了。
然後虞皇后又問虞淑寧琴練得如何,太子喜歡的那些曲子,她可有時常練習?
虞淑寧略帶得意地答道:“勞娘娘垂詢,侄女兒每日都練的,一日不敢懈怠,如今練得極是純熟了。”
“嗯,那便好,其實女子無材便是德,你會這些,能讓太子開心就足夠了,萬不可貪多嚼不爛,見什麼都想學,到最後失了你最貴重的嫻雅淑德。”
虞皇后滿意地點了點頭,看看,還是嫡出的侄女好,既懂禮儀,又如此嫻淑。
可不像一旁的虞琬寧,到底是庶出兄弟的女兒,又跟著那粗鄙武,耳濡目染,失了女子德行。
虞琬寧大約能猜得到虞皇后的潛臺詞,她雖還是看著一臉恭順地在一旁站著,但還是在心裡暗暗地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心道:又說什麼“女子無材便是德”,我上一世便被你們這樣的話給忽悠瘸的,老實柔懦,到最後被你害得家破人亡。整天地教堂姐這些,你自己幹嘛還要讀書識字,貪變權柄呢?而且還教堂姐以曲藝悅人,你當她是教司坊的樂伎呢?
可偏偏虞淑寧腦子懵懂,什麼都不明白,還以為虞皇后一切都是為她好。
當真是可憐可嘆了。
又說了會子家常閒話,虞皇后宮裡的侍女落霞進來通報道:“啟稟娘娘,太子殿下帶著皇子公主們來給皇后娘娘賀壽了。”
“哦,那便出去罷,本宮在正殿見他們。”
虞皇后吩咐了一聲,便將戴著名貴羊脂玉鐲子的手抬起來,姚氏見了,忙上前雙手扶了。
虞琬寧和虞淑寧跟在虞皇后身後,出了寢宮,一起去正殿。
她知道,要等皇子公主們拜完了,皇子們離開後,方才輪到外面的嬪妃貴妃們進來賀壽。
到正殿後,虞皇后正襟危坐,姚氏與虞淑寧、虞琬寧便只能侍立一旁。
太子季安衡打頭,身側是嫡公主季安茹,後面跟著的便是諸皇子了,再往後面,跟著兩個約與虞琬寧同齡的庶出公主。
這些皇子公主們,虞琬寧都是認得的。
除了上次在虞府見到的太子、皇三子、皇五子、皇六子。
今日還多了沐賢妃所出的腿有殘疾,行動不便,被人攙扶著的皇二子季安衍,以及陶嬪所出,今年只有六歲的皇七子季安和。
而那兩位庶出的公主,因皇室與外頭不同,素來是皇子公主分開排行,所以這兩位公主,分雖排行三公主、四公主。
她倆皆是位份不高的貴人所出,因生的是公主,所以她們的生母即使生了孩子,也未能被抬一抬位份。
至於說二公主,名為安茗,只比季安茹小了三個多月,是當年虞皇后正懷季安茹時,皇帝寵幸沐賢妃而有的一位公主。
只是這位安茗公主,兩年前和親北周,天各一方,恐怕再難有骨肉相見之日。
“兒臣等恭祝母后聖壽千秋,福體安康。”
季安衡和季安茹打頭,跪了下去。
他倆身後的皇子公主位便跟著跪下去,給虞皇后磕頭。
雖然虞皇后並不大待見庶子庶女們,但在這樣的日子裡,有這麼多人向她磕頭祝壽,於她而言,心裡還是十分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