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好。”
季書瑜定定地看了季安辰移時,最後只留下一句:“你且好生溫你的書罷。”
然後便起身出去了。
季安辰看著季書瑜離開的背景,一動不動地拘著禮,直到季書瑜的背影看不見了,他方才直起腰,定定地年著季書瑜離開的方向,半晌未發一言。
到了七月裡,是韓太后的壽辰,她年歲大了,又是當今皇帝的生母,所以年年壽辰都會大辦,都是辦老了的差事,雖然繁瑣忙碌,但也還是有條不紊,依著往年的例辦就是了。
只是到了今年,韓太后忽然提起來,要再加一項,便是讓福安長公主門下的女學生們,無論家中是否有誥命夫人可一同受邀入宮的,今年都隨長公主一道兒入宮,讓她也好生見見。
不過就起如今福安長公主門下已有二十名學生,都來似乎又多了些。
韓太后便提出,只讓參加過與國子監學子比試過的那些女學生入宮即可。
一則這些孩子年歲也稍大些,知禮儀懂進退,不至於宮內失儀,再則到底是經過大場面,漲過大見識的,與旁的少女不一樣,韓太后也是想見識見識這些女娃兒的。
說起來,後入福安長公主府讀書的攬月書舍的女孩兒們還是有些遺憾的,因為自虞琬寧葉心梅率浣玉書舍眾同窗大戰國子監學子之後。
那樣的盛事,便再未辦過,無論是松韻書院的陸山長,還是國子監祭酒顧大人,見了季書瑜都是繞道走的,自然不會有人提出再辦競考。
因此那樣萬眾矚目的盛事,只辦了一次,便再也沒有了。
季書瑜也教導攬月書舍的女學生們,要她們將心思俱放在課業上,不要著急起與人爭強奪勝,出風頭的想法。
出於一片孝心,季書瑜並沒有反對帶門下學子入宮給韓太后賀壽的事。
因為季書瑜雖然自己素來心高氣傲,但卻也知道在這樣的世道下,旁的女兒家終究是不能如她這般的。
她是尊貴的嫡長公主,當今皇帝之姐,但她門下的這些學子們不是啊,對這些少女來說,將來嫁入怎樣的門第,終究還是一件關係她們終身榮辱的大事,所以這個時候,讓這些少女們與入宮為太后賀壽,原就是能為她們攢些資源的,再與入宮賀壽的貴婦們見上一見,亦是有些好處的。
行完拜壽大禮後,宮裡安排了夜宴,因韓太后老了愛熱鬧,所以宮中處處張燈結綵,讓入宮賀壽的宮婦千金們可隨意遊園觀賞。
因這個時節天氣熱,所以便在室外園子裡投了座位茶點。
除了虞皇后,幾位有臉面的妃嬪們也來了,坐在一處喝茶說話。
見許淑妃一對眼珠子四處亂轉地瞧著那些季書瑜門下的女學生,虞皇后便笑道:“淑妃,你今日盡瞧著那些女娃兒做什麼,難不成你還想再生個公主出來給大家玩兒不成?”
“皇后娘娘別笑話臣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