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明年花開復誰在】(2)

但他並不後悔。作為天子,他曾幾何時,便做好了以身許國的準備,兒女情長並沒有那麼重要。他要的是一個完全穩定、毫無隱患和威脅的皇權與國家,而直到現在,他才真的開始放下心來。

王珺死後不久,李隆基的二哥李撝也去世了,李隆基因此沉寂了好一段日子。他雖還是照常上朝和處理國事,也依照慣例,一到冬日,就帶領著臣工們往驪山湯泉宮奔,可誰都看得出來,他並沒有那麼開心。

哪怕張說把張九齡好好地打扮了一番,然後把張九齡推到李隆基面前去,李隆基也不過讚賞了幾句,僅此而已。

張說慌了。他還有事要跟聖人說呢,雖說是個大好事,但若聖人一直沉浸在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中,這該怎麼開口啊,萬一觸了聖人的黴頭,好事也能變成壞事了。

對了,他可以先向蕭將軍取取經啊。

想到便做到,張說這一日跟李隆基談完國事,走出紫宸殿的時候,便不由分說非要請蕭江沅去中書門下喝茶。

蕭江沅忍不住皺了皺眉:“是……奴婢做錯了什麼?”

“不不不,蕭將軍誤會了!”張說笑嘻嘻地道,“張某是有事要說,有要事要說。”

“可奴婢還要侍奉聖人……不如這樣,相公到奴婢那裡,也可不為外人知曉。”

誰還不知道蕭江沅是跟李隆基睡在一個殿裡的?張說更不放心了,便只好拉著蕭江沅走到一邊樹蔭下,輕聲細語地道:“近來聖人還在為廢后過世一事感傷?”

蕭江沅點了點頭:“畢竟多年夫妻,與親人無異。”

“可聖人畢竟是一國之君啊。”

“是啊,所以聖人一直以來,仍是以國事為重,難道相公不這樣認為?”

“不不不,張某的意思是,有一件比日常政事更加重要的事,聖人就沒考慮過?”

“相公說的是何事,可方便……說與奴婢聽?”

“蕭將軍這是哪裡話?”張說說著便與蕭江沅耳語了一番,“……此事事關重大,能否請將軍趁著聖人心情好的時候,問問聖人的意思?”

若是平常,蕭江沅決然不會答應。一則這屬於她與朝臣過從甚密,二則她替朝臣問了,萬一李隆基一個不高興,受苦的可是她。張說這是宰相獨大,風光無限,底氣多得影響了腦子,蕭江沅此番卻並沒在意,相反這個機會,她已經等了很久了。

她也想讓李隆基振作起來,一如從前般張揚肆意,璀璨如最耀眼的一顆星。這事又著實有意思,難怪張說分明已經成為了歷任宰相第一人,卻還是想讓這事發生在他的任期裡。這樣一來,他就真是一個盛世宰相,青史留名了。

蕭江沅對此事也有自己的期許,故而當晚,她就行動了起來。

她先是把跟山東有關奏疏全都挑了出來,放置在李隆基面前,問道:“大家可曾去過山東?”

李隆基一邊翻閱一邊道:“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當年任潞州別駕時,去過的潞州。山東,那可太遠了。”

“山東可是孔孟之鄉,想必文才眾多,大家既想發展文治,就不想去看看?”

“即位以來,我只巡幸過東都、驪山乃至渭州,再遠點的地方,確實還沒去過……”李隆基想了想,“都這麼長時間了,臣子們都說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可我都沒見過,是不是應該出去看看了……”

見李隆基有了這個意思,蕭江沅徐徐地道:“泰山……也在山東。臣記得,當年則天皇后便去過泰山。”

李隆基點了點頭:“是啊。祖父和祖母都去過,他們是去泰山封禪,祭天地,然後告功業於眾生。那時我還沒出生呢,也不知是個怎樣振奮人心的場面。”

見李隆基說著便露出了幾分嚮往的笑容,蕭江沅坐到李隆基身邊,認真地道:“大家若想,未嘗不能一觀。”

李隆基這才反應過來:“你是在鼓動我去泰山封禪?”

蕭江沅道:“大家撥亂反正,安定江山,乃是有大功於社稷。在臣的眼裡,大家比之太宗天皇乃至則天皇后,皆不遑多讓,天皇和則天皇后能去封禪,大家如何不能?”

李隆基忽覺雙頰微燙,輕咳了一聲,道:“當真?”

“當真,大家是大唐開國以來,最後資格去泰山封禪的帝王。”

“我不是說這個,我自己究竟如何,心裡還是清楚的。”李隆基忙擺了擺手,“我問的是……在你眼中,我當真有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