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土著戰士的北上支援,來得極是時候,讓駐守前線的尚可喜大是鬆了一口氣。
北方清人破釜沉舟一般的軍事徵調,讓洪堂前線陣地的一干軍官們,無一不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
前車之鑑還在腦海中不斷回放,之前戰事之慘烈,已讓洪堂軍隊上下都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而接下來大清人的誓死反擊,將會比前次大戰來的更加慘烈、更加的艱鉅。
“看樣子這群女真蠻子是準備在入冬之前跟咱們決一死戰了呢!”
坐鎮鳳凰城的吳傑,因為年歲漸大,上回的交戰中一點皮外傷卻引發了一場大病,幸虧洪堂軍隊有自己的隨軍醫士,藥草也一直有著完備的供應,這才漸漸康復了。
但是也因為這場大病,作為主將的吳傑卻是不好再跟年輕人們搶奪功績了,如今只能待在相對更安全的鳳凰城中,總覽全域性。
“屬下也覺得是的,據外衛諜報成員發回來的線報,秋收之後大清人就開始搜刮糧草、屠宰牲畜,準備軍糧了。”
參機處隨軍處長,剛剛年滿二十五歲,從笨港學堂武備科畢業的施琅,這些時日跟隨吳傑他們在東北,倒也是立功無數,許多洪堂戰略就是在他和參機處成員的策劃下,得到來說吳傑他們首肯之後執行到位,打贏了前番那次戰役。
雖然年紀不大,但正是洪堂這充滿朝氣的指揮層,讓洪堂軍隊既有野心和強大的動力,同時卻也能建功無數。
基於這些貢獻,讓施琅在參機處中的地位一次次提升,直到今日,已是吳傑身邊最為看重的參機成員,並繼承了之前的長官,這麼年輕就擔任起了參機處處長職務。
經歷前番大戰,洪堂軍隊不僅是士兵缺失嚴重,還有中基層計程車官缺失也極為嚴重,有著嚴厲臨戰制度的洪堂軍隊,連排以下計程車官從來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奮戰在第一線的。
雖然他們身邊安排了一隊警衛員與其一起奮戰,但是前線戰場上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意外的情形下,基層士官損失極多。
而中層營團以上的軍官因為要在後方制定戰術,危險相對更少一些,可是洪堂軍隊之前缺少兵力的情形下,別說營團軍官,就連吳傑這樣的坐鎮軍長都得衝上第一線去作戰,以充當後備軍。
自然,這些營團級軍官也都因此在戰場上損失不少,讓洪堂軍隊之間的指揮體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遲滯。
基層士官可以透過提拔底成士兵來填補空缺,因為基層士官所需的戰術基礎相對比較弱,以洪堂士兵的知識儲備,只要是兩三年的老兵,便能勝任基層士官的職能,甚至那些笨港學堂畢業的學生兵,只需要在基層待上三五個月,便能達到要求。
但是這中層指揮將領卻是不能這般馬虎,不管是戰術要求、還是戰略眼光,對於這些中層將領來說,都是需要天賦和才幹的事情。
很多時候,一場區域性戰爭的戰事走向,除了依託基層將士的英勇奮戰之外,更大的影響因素,卻是一箇中層指揮武官等臨戰指揮能力和應變能力。
洪門再是儲備人才不少,可是實話說像洪堂本部這種要求極高的中層將領,卻不是紙上談兵的學生兵,還有那些底層士官能夠立馬勝任的事情。
每一箇中層將領的提拔,都是在參機處、低層士官當中幾經磨礪、考察之後,才一步步走上這個崗位的。
如今東北洪堂大軍中層將領的缺口,本部那邊能派來填補空缺的人才,哪裡有那麼多,更多的只能從洪堂本部倖存等基層優秀人才、隨軍參機處成員當中找補了。
故而,施琅前一任的處長就這樣被填到空缺當中去,成了一名長管數千人的團長。
而施琅,也就此得了利,成為最年輕的參機處處長。
吳傑和施琅他們的判斷很是準確,其實按照大清女真人如今的處境來看,他們也是必須跟洪堂來上一場對決了。
整個春夏之際,大清人都在忙於內耗,等到他們終於平和下心態來時,驀然發現,在他們底成,各大部族如今連渡過寒冬的糧草囤積都沒有多少,更別說那一大批失去了部族的流散女真族人了。
本來,若是大清在南面大明當中搜刮的糧草物資能夠運送回大清,別說這一個冬季整個王國的糧草補給,怕是連下一年的補給大清臣民都不用擔心了。
可是誰能想到,這突然殺出來的洪堂明軍,一下子將整個大清的佈局都給打亂了,去歲之時在大清國內肆意破壞,催生出無數流離失所的部族,同時又從後隔斷了大清南下大軍回家之路。
就算多爾袞親王奮起十數萬的大軍,連續月餘在山海關一線拼命攻打吳傑所率領的駐守大軍,並也成功奪回了山海關、遵化等據點,可是也因為洪堂軍隊的頑固,讓大清南下大軍因擔憂國內部族安危而變得人心不穩,最終只能放棄繼續攻打寧錦一線防禦帶,繞道喜峰口的蒙古草原迴歸王國。
這一繞道不要緊,卻也讓大軍回援之時所攜帶的物資補給變成拖累,最終只能囤積大半物資在京城之中,大部只攜帶少量物資回國。
一路上大軍的人吃馬嚼,加上回國之後不停的權利爭鬥,徒然讓大軍帶回來的糧草物資消耗在了漫長的時光之中。
等到多爾袞他們平穩了局勢之後,眼看著寒冬再次逼近,迫在眉睫的糧草危機卻是逼得多爾袞他們不得不想辦法去尋找出路。
往年之時,大清渡過寒冬糧草危機的辦法,便是滋擾大明邊關,以戰養戰之下從大明朝邊關一帶劫掠大批糧草回國,以讓王國渡過危機。
而今年大清局勢卻是不同,南方沿海被洪堂軍隊佔據,入關最近之路成為了洪堂軍隊的地盤,新仇舊恨加在一起,大清人不用太多鼓動,就將攻伐首要目標定在了眼前的對手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