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還在死戰!”
徐晃彎腰拔出一根插在地上的步槊,丈八步槊就這樣被他夾在腋下。
隨後,徐晃徑直帶著突騎們從還未合攏的細縫中突了出來。
徐晃步槊一指,對眾大喊:
“射!”
隨徐晃突出來的百騎紛紛拿出弓箭就開始對外圍的江東兵攢射。
一輪罷,徐晃又帶眾騎又賓士了一圈,對著另外一處步卒又一指:
“射!”
隨後便又是一陣箭羽。
直直十餘輪下來,泰山軍突騎們將箭袋裡的弓箭都射完了,才真正作罷。
那些江東兵以為這就作罷了嗎?沒有。
趁著敵陣因箭矢而混輪的時候,徐晃帶著突騎直接深入到了東面,直接就從敵陣的細縫中切入了進去。
同樣是猛衝,徐晃手裡的步槊被他舞成了風輪一樣,將此陣的防線直接撕破。
後面的突騎就靠著徐晃開啟的通道灌了進來。
中軍的敵軍臨時主將虞翻反應很快,這邊旗鼓相應,很快就從附近調動了兵力從後面蓋了過來,試圖將缺口補住並對徐晃他們甕中捉鱉。
但到底還是慢了。
其實無論是虞翻還是在場的這些江東兵,他們都沒真正在野戰中遭遇過騎兵。
尤其是這支騎兵力量還是被一個騎戰無雙的騎將所率領的話,那這支騎兵力量到底會有多恐怖。
此時的江東兵沿淮水南岸的各處軍陣像什麼呢?就好像一個腦子靈活但四肢跟不上的巨人。
比如中軍的虞翻明明就看到徐晃他們的意圖,但等他排程兵力過去的時候,人家徐晃已經殺完回來了。
而且徐晃是真的惹仇恨,他帶著突騎陷陣衝鋒卻一點也不戀戰,每次衝鋒都會在敵陣附近反覆衝馬試探。
一旦這處的敵陣有慌亂,徐晃立即就帶突騎衝進去殺一通,然後打完就撤,一點不深入。
這種戰術像什麼呢?就好像是刮魚鱗,每次刮一點,雖然不能在結果上擊潰江東兵,卻可以遲滯他們。
而這就是徐晃想要的,他要為浮橋附近的袍澤撤退贏得時間。
但徐晃所面對的那位虞翻也不是一般人,這位研究《易經》的猛將,心思非常細膩,他也敏銳的發現了徐晃的意圖。
所以他來了兩個殺招。
他一方面令前部的軍陣緩緩向著西面的浮橋挺進,一方面暗自抽調了一批弓弩手,提前埋伏到了一處弱軍之後。
這支營軍在天策軍序列中戰力並不突出,而且至今還沒有被徐晃襲擊過,所以虞翻覺得徐晃肯定是要襲這支部隊的。
甚至為了釣徐晃,虞翻還令這支部隊主動向前,形成突出部,然後從側翼圍擊徐晃。
他不相信,徐晃會忍住不抓這個。
果然,那邊徐晃在看到敵軍的一支部隊竟然主動脫離陣線向著自己的側翼圍了過來,大喜。 這種行進的部隊陣型都是混亂的,騎兵最適合打的就是這種隊伍。
於是,徐晃這邊呼嘯一聲,百餘突騎在陣內捲起一陣血腥後就脫離了出來,然後向著這邊的部隊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