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逛街還真是個體力活啊!嘴上發著牢騷,可望著兩女歡快的身影,我的心才能感到溫馨和寧靜。
夜晚的粉子衚衕燈火輝煌、人潮湧動,士子如織、仕女如梭,看著比蘇州的南浩街還要熱鬧。
到底是一國之都,一個小小的中元節,也搞得五彩繽紛,花樣百出。
魏柔和寧馨本來說是要陪我買劍去的,可看到這等繁華所在,兩人頓改初衷,直纏著我陪她們逛街看光景。
寧馨少年心性,新奇的玩意自然一樣也不願意錯過,不一會兒,我手上就多了一大堆的東西。
而魏柔簡樸慣了,那些在名媛貴婦圈中十分流行的物事她只是拿起來看兩眼,就又放下了,不是我和寧馨堅持,她怕是就兩手空空了。
姐姐你看,這式樣好像從沒見過呢!寧馨拿起一頂尖頂覆額的貂皮帽子衝魏柔嚷道。
店主人諂笑道:夫人好眼力!這可是遼東奴兒干都司極北之地今年最時興的款式,估摸今冬就要在京城流行了。只是笑容裡卻泛著疑惑,目光不時在我和寧馨身上轉來轉去。
有了皇上的旨意、大哥的支援,寧馨也大膽起來,知道我用李佟的身份一時半時難以得到父母的認同,就想生米做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
見魏柔盤起了鳳頭髻,自己也把代表未出閣少女的雙丫髻打散了改梳牡丹髻,可配上她那張天真的娃娃臉,看著著實讓人生疑。
聽別人叫她夫人,寧馨還不習慣,心中羞澀,嘴上就不饒人:騙人!大熱天的,蒙古人也不戴帽子啊!
店主頓時急了:那極北之地,四季都是冬天,我哪裡騙人了!
他摸著帽子的皮毛:夫人你看這貂皮的成色,可是尋常蒙古貂皮比得上的嗎?
我伸手一摸,果然毛絨豐厚,色澤光潤,絕非一般貂皮可比。
寧馨雖然對貂皮只是一知半解,可畢竟從小錦衣玉食,眼界頗廣,也看出它非同尋常,可面子上過不去,便想開口反駁。
我使了個眼色,順手將帽子戴在她頭上,棕裡帶蘭隱泛毫光的貂皮帽子與寧馨白嫩的俏臉交相輝映,勾勒出另一種塞外佳人的風致。
多少銀子?
我催問了兩聲,看傻了眼的店主才清醒過來:本來是要八百兩銀子的,夫人喜歡的話,本錢三百兩就賣,只是別人問起,夫人可一定要說是在敝號福瑞皮草行購得的啊!
扔下六百兩銀票,拿起兩頂帽子,飛快出了福瑞。半天身後才傳來店主如喪考妣的嚎叫:另一頂是要賣八百兩的啊!三人對望一眼,不由開懷笑了起來。
福瑞對面就有一家兵器鋪子,只是進去一看,我卻大失所望,這裡所售的刀劍,都是公子哥們附庸風雅所佩,看著精美異常,卻是極不實用,比之寧馨的佩劍尚且差了許多。
店主見我是個行家,便直言相告,說京城對兵器管控甚嚴,除非花大價錢訂做,否則,各家店鋪賣的都是這種不堪一擊的華美佩劍。
老闆,你看此刀如何?我解下新月一文字遞了過去。
刀甫一出鞘,老闆就兩眼放光,讚不絕口,臉上那股商人的市儈氣剎那間也去了幾分,正色道:小人雖是鑄匠出身,可此刀的工藝已經遠遠超出小人所學,十年裡,小人見過的刀劍千千萬萬,卻沒一件能比得上這口刀的!他有些迷惑:公子有了這口刀,其他兵器都不足為道,怎麼還要打製兵器?
在下善劍而不善刀。
老闆恍然大悟,衝夥計道:去,把郭師傅請來。
不大一會兒,就見一位三十五六歲的矮壯漢子冒冒失失地闖了進來,一進屋就嚷道:東家,聽說有口寶刀……見到老闆手裡的一文字,他叫聲頓住,噌上前一步奪下刀來,舉到近前,仔細鑑賞起來。
……好刀,真是好刀!漢子的目光漸漸變得狂熱起來:這錘法當真驚人,俺都能感覺到,大錘一下一下砸在刀刃上,那落點和力道,簡直讓人沒話說,這等技術真是羨慕死俺老郭了!五百兩,不,八百……一千兩銀子都值!東家,買了這口刀吧……
老闆聽一口刀竟值一千兩銀子,不由嚇了一跳,連忙把刀鞘小心翼翼地還給我。
寧馨卻噗哧笑了起來:這是相公的寶貝,如何賣得?叫你來,是問你能不能打造出類似的寶劍來!
老郭這才看到絕代風華的寧馨,愣了一下,頭腦才清醒過來,訕訕道:俺老郭可打不出這等神兵利器來……
寧馨插了一嘴說:你們東家可說了,你郭大路是京城第一鑄匠師,莫非是浪得虛名?
郭大路的臉頓時掙得紫紅:夫人你有所不知,就算俺郭大路有一身本事,一沒材料、二沒助手,如何打出這等上好的兵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