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九章 這個稅率也太高了

不過有人聽了不對:“怎麼全是武將的名字,沒有文官的名字?”

李東昇還在哪裡報:“馬周,房遺直、魏叔玉。。。”反正都是跟他關係好的那一批人,這個錢莊就是空手套白狼,只要跟自己關係好的都送了股份過去,以後賺錢肯定是讓那些沒有加入的人看的眼紅,現在就是要讓朝廷上的人知道跟著自己走就有肉吃,作對的人就看著。

如果說有這麼多股東的錢莊還不能讓他們相信,這個大唐也沒有那個錢莊有這樣的信譽了。

李東昇本來想要不要送點股份給李世民,掛個皇家的名頭,想來想去還是不給,這傢伙只拿錢不辦事,不慣他的毛病。

錢莊的事情也透過了,現在就是這次大家來最關心的稅的問題,大家其實心裡都有數,只要自己不造反,那就只能乖乖的接受市泊司。

前面那麼激烈的動作只是想給李東昇或者說李世民一個提醒,你不要太過分,實在不行我們就破罐子破摔了。但是李東昇用海軍把他們的套路全部破解,現在所有手段都失效,只能伸頭挨宰,就想著李東昇的刀千萬不要太快!

“李公爺,這個市泊司的稅率到底是多少啊?”終於有人按耐不住提出來了。

“這個稅率經陛下提議,宰相們同意,市舶司的基礎稅率為一成八,貴重物品稅率遞進,按貨物種類分配,最高三成。”

李東昇這句話一說出口,下面的世家全瘋了,基礎稅率一成八,最高三成?

李世民想錢想瘋了吧,自古以來能做大的商人那個後面沒有權貴做靠山,交稅就是交自己家裡的錢,所以歷朝歷代這個商稅稅率都低的令人髮指,就這樣大家還想盡辦法逃稅或者少交,皇帝也知道大家的心思,就當是給下面人的福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看不見。

但是現在的這個稅率實在是太誇張了,簡直就是不把我們這樣世家放在眼裡,從我們的口袋裡搶。

所以立刻就有人起身大聲反對道:“這麼荒唐的事情也能發生?一成八的基礎,最高三成?宰相們都是怎麼透過的?自古以來也沒有聽說這麼高額的稅,簡直就是逼我們這些家族去死,他們早就脫離了基層,就這麼拍腦袋決定,有沒有問過我們的意見?”

這麼慷慨激昂的表態嚇了眾人一跳,就算大家有意見也用不著這樣激動吧,有什麼事情不是談出來,一看又是朱家的那個出頭鳥,大家看看他,又看看朱家的家主,意思是你安排他跳出來的?

朱家家主滿臉尷尬,奶奶的這個傢伙是自己的親孫子,這次帶出來想培養一下,誰知道在自己面前還是很乖,一到外面就變成這個吊樣,真是被他害死了。

黑齒常之走過來用胳膊把他脖子一圈,那個傢伙立刻臉色發紫,拼命的掙扎也掙不開。那個朱家家主趕緊道:“李公爺,我們就是表達了態度,你們也不要這樣粗暴對待吧?”

李東昇看著他道:“閣下姓朱,真以為自己跟豬一樣臉大,什麼事情都要給你們面子?”

哇!在座的各位家主都呆住了,傳說中風流倜儻的才子李東昇竟然在這麼多人面前懟人,不是都說他儒雅的很,有君子之風的嗎?

老頭被李東昇這一句差點給噎死:“你。。你竟然敢辱罵我的先人跟姓名?”

“人必自悔而後人悔之。”李東昇淡然道:“你家這個公子是什麼官職,又是什麼爵位i,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刺刺的說政事堂宰相們已經透過的決議竟然沒有問過他的意見,他算什麼東西?”

人家只是說習慣了,哪裡真有這個意思。不過在座這麼多人都聽見了,李東昇就是咬定他孫子這麼說,還真套的上去。朱家家主啞然,不知道怎麼給孫子求情了。

李東昇手一揮:“今天時間緊,任務重,還有蒼蠅老在面前嗡嗡叫,把他給我丟出去,朱家以後要做海貿,保證金比別人翻一倍。”

“憑什麼我們要翻一倍,你也太霸道了吧,還準不準別人說話了?”把自己孫子丟出去沒有意見,但是自己家族的保證金比別人家高就麻煩了,自己家族裡也是有競爭對手的,接著這個由頭就可以把自己的家主位置給搶過去。

“不錯,我現在就是這麼霸道。”李東昇笑著道:“現在朱家要做海貿保證金再翻一倍。愛做做,不做滾!”

朱家家主一口血差點噴出來,自己說了一句又翻了一倍,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他也不敢再說話,生怕再翻一倍那就完了。恨恨的一跺腳轉身離開去找家族人商量去了。

笑吟吟的看著黑齒常之夾著那個孫子,朱家家主跟在後面出了門,李東昇對著來恆道:“來總管,這個朱家保證金這麼高估計是不肯交了,你讓海軍給我在海上盯著點,看到朱家有出海的船全部給我擊沉。”

聽到李東昇的話,在座的家主對他有了直觀的認識,就是一個小人,只要得罪了他就後患無窮。以後朱家的日子難過了。

說完這個話,李東昇對著下面道:“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大家其實心中有很多話要說,但是又怕李東昇突然翻臉,給自己來個保證金翻倍,那就虧大了,還不如沉默是金跟著大家走最穩妥。

李東昇看他們沒有說話的意思,他起身道:“既然大家沒有意見,我就當你們是預設。那以後貨物稅率就按這個執行了。”

大家無語,我們不說話就是預設?你到底有多自信才會喲這麼厚的臉皮。是關自己的利益,大家還想最後掙扎一把:“且慢,李公爺這個稅率能不能再低點。這麼高的稅我們實在是吃不消,就請李公爺大發慈悲,放我們一條生路。”

放你們一條生路?你們也配說這個話,李東昇道:“這個是陛下跟政事堂定下的,我就是聽令行事,怎麼改?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把我印刷的市舶司手冊拿回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