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齊小白已經不是當年的齊小白了,對管仲也沒有當年那些尊敬了,從仲父改稱仲君了。
管仲也知道齊小白已經長大了,他雖然不願意,但也只能接受,畢竟他只是一個丞相罷了,而齊小白才是這片領地的主宰。
管仲看著齊小白說道:“我們現在主要目標是打敗高句麗,然後屯兵趙國,觀看天下局勢!”
“秦國不會在哪裡無動於衷的!”管仲接著說道。
楚國因為國內的原因,無法在出來了,但是秦國不一樣,秦國的耕戰戰略,秦國必須要戰爭,才能繼續維持下去,他們不可能無動於衷的觀摩著天下。
不過秦國奪得河西之地後,他東進有三個選擇,要麼打魏國,要麼打趙國,要麼打韓國。
三晉裡,韓國與魏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魏國雖然經歷了趙國一戰,國力下滑,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秦國貿然進攻魏國,可能會遭遇慘重的損失。
而秦國也不敢貿然的進攻的魏國,他也知道魏國的魏武卒還在呢,雖然吳起不在了,但是他留下的魏武卒依然是獨步天下。
三晉當中最弱的,是韓國,理應秦國是要打韓國,但是韓國與魏國的關係不錯,如果秦國打了韓國,這魏國怎麼可能看著呢?
而韓國肯定會向魏國求援,魏國肯定會進行幫扶,畢竟韓國被滅了,他秦國就要自己面對秦國了。
與秦國的一戰,魏國也意識到了秦國已經逐漸的強大了起來,靠魏國一個人是很有壓力的。
更何況魏國還要面臨趙國與楚國,所以他不可能看著韓國被秦國打崩的。
因為與趙國的關係不佳,趙國屯兵魏國的邊境,給魏國製造了很大的壓力,不過好在楚國的邊境,楚軍並不是很多,這讓魏國南方的壓力少了些。
所以秦國最好的目標便是趙國了,因為趙國孤立無援,趙國被打,魏國並不會進行幫助,至於韓國也不會幫助趙國,因為與趙國並不接壤。
管仲為齊小白分析起來了,現在的局勢,齊小白聽完後端起來身旁的茶杯,看向管仲說道:“以仲君你的意思,秦國可能會對趙國下手?”
“桓王,秦國不是可能對趙國下手,而是一定會對趙國下手!”管仲對齊小白說道。
“秦國的國策乃耕戰,三國當中,最佳的目標便是趙國,秦國一定會對趙國下手的!”管仲對齊小白說道。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趙國與秦國相爭,我們坐擁漁翁之利!”齊小白對管仲說道。
“當然趙國也不會無動於衷的,趙雍胸有大志,他不想屈居於魏國之下,就能看出,他的野心,他如今奪得樓蘭,有機會成立天下最強的騎兵,他不會無所作為的!”管仲在一旁接著說道。
而一旁的孫臏聽到管仲這句話後,突然說道:“這趙國會對我們出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