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揚一開始就可以說是錯了,只不過錯的不是登階的方式,而是對歷史諸賢的態度。
方揚一開始只是將這些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不可磨滅烙印的天驕當成了對手,而且是必須要超越的對手,甚至心底裡都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這本沒有錯,錯的是,在當成對手的同時,方揚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的這些對手所處的時代最近的,也與他隔了數萬年之久。
這些人本就是不可忽視的天驕,在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成長,成長為一方巨頭,那也是必然的。
就像郭天諭,起初方揚第一次面對他留下的虛影烙印之時,可以說毫無敬畏之心,甚至還有一絲輕視。
因為郭天諭留下的虛影烙印被他超越過去了,再也不是可以阻擋他登階穹頂之光的存在了。
所以,方揚對與郭天諭的虛影根本算不上有什麼感情。
若不是方揚存了一絲好奇之心,總感覺這些虛影中的烙印是可以解讀參悟的,這就像登雲長階中釋放出來的一個訊號。
穹頂之光那些歷史天驕留下來的虛影烙印,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可以讓後人揣摩參悟,不止是大道的真諦,還有武道的探索。
只可惜方揚一開始並沒有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登上穹頂之光時,對著這些虛影烙印都是帶著一種敵視感。
也因為如此,方揚才會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壓力,和那種近乎窒息的感覺。
甚至方揚在不久之前還做好了死扛到底,硬拼的準備,想到這,方揚就忍不住想笑。
他真是太蠻幹了,要真是像之前那樣亂衝一氣地登上去,不說有魚人珍珠能不能保全性命,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絕對無法從這些虛影烙印中參悟出更多的大道真諦。
大道真諦並不是多麼高深晦澀的東西,一人即是大道,生活俗世也是一種道,所謂萬道,不過殊途同歸罷了。
而方揚在以上帝視角經歷這些天驕所遭遇的事情的時候,也是在揣摩著一種大道真諦。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神王巨頭,在蛻變之前,都需要返璞歸真,到凡塵俗世中走一遭,說得就是這個原因。
是因為他們也需要體會不同的道,這種道可以是人生閱歷,也可以是不同的身份。
所謂,九世為尊,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當一名巨頭大能的九世修煉成道,那他就已經踏上了聖尊的蛻變之路。
何謂聖尊,聖賢之中的尊者,而聖賢,也不過是凡人之中蛻變而來的。
想明白這些再想其他的問題就簡單許多了。
方揚開始收起自己的敵意和對所有天驕的輕視之心,最重要的,他開始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猶如朝聖一般,瞻仰著這些歷史諸賢。
隨著方揚的心力散發出去,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現了。
整座穹頂之光開始漾起如波濤一般的符文細浪,波光粼粼,刺目之極。
雖然方揚仍感受到了一種阻礙感,但這種阻礙感卻不再是一種窒息的壓力。
而是一種猶如透明輕紗般的隔層,一旦掀開,就猶如撥開雲霧見明月一般。
方揚知道,只要他將這一層層輕紗掀開,一直到最後,那他就可以登上穹頂之光的最頂端,也就是踏上第三層異世界!
“要知道這樣也能登上去,還費那麼多工夫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