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去買一些教輔資料,只有就近去花市新華書店了。
李和樓上樓下轉了一圈,沒有找到所謂的教輔區,其實打根還沒教輔這個概念。
看到幾個孩子圍在一個小拐角,都在捧著書看。
李和過去看了一下,是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主編的《語文輔導》之類的,而且是灰皮書。
也沒得挑選,就數理化拿了一個全套,又拿了一本所謂的《新語文作文》。
李和可不敢拿什麼課外書給老四看,用來提高作文,老四性格本來就是個跳脫的,再看點雜書說不準就出格了。
高中升學考試作文都是標準套路,要符合主題思想,但凡有一點出格的,一準就是個零分。
李和又不自覺的感慨,到處是發財機會啊,要是自己寫教輔,寫不定還能得箇中國教輔教父的名頭。
力凡的大佬伊明山不就是靠這個發家的嗎。
何芳把李和拉到櫃檯,指著櫃檯裡的鋼筆道,“你看金星的呢,要不給小妹買一支?肯定喜歡。”
也許大部分人只知道“英雄”或者“永生”,但是在現在這個時候,大家認可的最好的鋼筆還是金星。
男女情侶就多以“金星鋼筆”作為定情信物。包括一般電影中男主角送給女主角的通常都是金星鋼筆。
在大哥大沒出來之前,口袋裡插一支金星鋼筆,都是土豪的象徵,有點身份的領導幹部口袋都要插上一支。
售貨員看著李和在那發呆,不滿意的道,“金星,55,買不買啊,別擋著道,後面還有人買呢。”
李和想了想對何芳道,“算了吧,不買,那麼個小孩子用著這麼貴東西太招眼。”
可不是太招眼嗎,一支鋼筆就抵得上普通工人幾個月的工資,一個小孩子拿在手裡總歸不合適。
“包起來,我買了,給我選個漂亮的盒子。要那個紫紅的盒子。”哪知何芳直接從口袋掏錢給售貨員,沒理會李和的話。
李和無奈,只得道,“你自己用吧,她一個小孩子,用那麼好乾嘛。”
何芳把包裝好的鋼筆拿在手裡,不屑的道,“你哪知道小姑娘的心思,哪怕在學校裡不好用,放在家裡看著都是高興的。”
兩個人又買了一些作業紙和草稿,才去結賬,這次李和結賬,總共也才3塊8毛錢。
去郵局寄東西的時候,何芳執意要把鋼筆一起塞到包袱裡,“我送她的行不?”
二話不說,把鋼筆盒子塞到了包裹裡面。
李和頂不過,只得又填了個電報,交代老四不得帶到學校去。
其實老四倒是不必交代太多,一輩子都是個省心的,起碼在讀書這個事情,李和一輩子沒為她操過心,李和參加工作後也只是每個月給他學校寄個5塊生活費。一路上初中,升高中,都很順當,雖然後來只是考了醫科大專,但是在八十年代,一個姑娘家能考上大專也是轟動十里八鄉。
最操心的肯定就是老五了,只寄希望這輩子能磨磨那性子,是再好不過的。
回到家的時候,李和渴死了,桌子上拿了茶壺,茶壺裡灌得是李老頭的冰鎮酸梅湯,只是如今擱了小半日,已不在冰了便是,隨手給小碗中倒了小半碗,一咕嚕的喝光了。
何芳進了廚房想用肉末,胡蘿蔔做個什麼菜,結果沒有胡蘿蔔,只得切了黃瓜丁,把肉末先炒進鍋裡,然後把黃瓜放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