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有才的婚宴上回來,李和的心裡是有點抑鬱的,與同學們相比,畢業兩年多的差距已經出來了,大部分同學是人生得意,而只有他是半死不活的。
雖然同學中官都不大,卻有級別管著的,級別有高低之分,在飯桌上的話語權就有所不同。
這就是社會上的規則,有意無意大家都去遵循,李和就只能心甘情願的去做個配角,配角不能搶戲,老老實實的閉上嘴巴就得了。沒有機關的那層皮,誰能搭理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跟所有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種心理失衡也會越來越嚴重。
他也想明白了,上輩子他已經用實踐證明了,他不適合政治這條路,這輩子就沒必要去走冤枉路了,安心做個富家翁也是不錯的,攀比只會失去本心。
按照張老頭的說法,有坐轎子的人,有抬轎子的人,既然沒有坐轎子的命,還是努力不做那個抬轎子的好了。
回到家,太陽才剛剛西下。
大門是開著的,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正蹲在雞籠門口給雞撒稻穀,這是常靜的小閨女馮蕊,遺傳了母親的基因,這麼小的年齡已出落的很標緻。
馮磊去了香河,小威又一天到晚找不見人,李和索性就把鑰匙給了常靜,交代幫著照看家裡。常靜又經常上下班沒個準點,照看雞鴨的活就落到馮蕊這小姑娘身上來了。
李和問,“小蕊,晚飯吃了沒有?”。
馮蕊見是李和回來,在池塘裡洗了把手,才回道,“沒,奶奶已經燒飯了,等會就回去吃”。
李和把堂屋門開啟,從抽屜裡找出一根鋼筆,遞給小姑娘,“送你的”。
這鋼筆有點細了,他很少用。
“李叔叔,我不要,太貴了”,馮蕊手放在背後,堅決的搖搖頭。
李和跟常靜以姐弟稱,這馮蕊一出來就給他抬高了輩分,就變成了叔叔。
“拿著吧,你沒看我都是放在抽屜裡的,好久沒用了”。
“你以後能用得著呢”。
“真不要?那我可就扔了?”,李和作勢就要扔。
馮蕊怕李和真扔了,才慌忙道,“李叔叔,別扔,那給我吧,扔了怪可惜的”。
李和笑呵呵的遞給她了,小姑娘高高興興的接了。
李和把櫃子底下一大摞的信紙捲了一把放到了小姑娘懷裡,“拿去做草稿紙吧,不夠我這裡還有,多的是”。
這些信紙都是在頁首帶學校抬頭的,有他學校的,有何芳學校的,他跟何芳這兩年沒少往家裡拿,層層疊疊的堆了老高。
李和哪裡用的了這麼多,主要是為了滿足家裡老四的需要,李冰為了要這種信紙,還特意給李和寫了信,說的一本正經,草稿紙不夠用,外面賣的草稿紙質量差。
李和哪裡信她這種鬼話,不過還是給她找了一大堆的信紙,何芳記在心裡,還特意去了周邊幾所大學,各種大學抬頭的信紙都弄齊全了。
為此李和還專門去了趟郵局,給寄回了老四的學校。
馮蕊小姑娘看到紅色的、藍色的各種顏色抬頭的信紙,高興的很,沒有拒絕,咧著嘴巴接了。這種帶抬頭的信紙在學校可以顯擺呢,學校裡的孩子基本都拿著各種各樣的帶機關單位抬頭的信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