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路上,李和這時候也真正意識到社交沒那麼容易,即使他重生了,他也沒法準確觀察到別人背後的情緒。
難道這真的是一項天賦技能?
比如趙永奇、何芳、王慧這些人都是滿分,就是平松也能拿個及格。
“哎”。
他重重的嘆口氣,只能把自己往知足常樂上引。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說知足常樂不是消極養老,也絕不是讓人們安於現狀,停滯不前。
知足不過是在降低心理預期罷了,這和繼續努力並不衝突。
這裡強調的是適度,不要過度貪婪而超出能力的極限,就是做什麼事不要不自量力,要量力而行。
比如他從來就沒想過去結交什麼大院子弟,重點就在“大院”兩個字上,大院是實實在在在的屋多、進深大的院落,是一個封閉的團體,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網,哪裡是他這種人能摻合的進去的,如果不知足去摻合,就是不自量力。
如果他真想結交誰,直接找大院子弟的爹就是了,跟一幫毛孩子耍能有什麼出息,毛孩子本來就是狐假虎威,他要是落到跟毛孩子混的地步,那他就變成了狗仗人勢。
早上上完課,經過走廊的時候跟人事科的邱主任經擦肩而過,還能聽到他身上不時的發出‘嘀嘀’聲,然後只見從腰間拿出用一個金屬鏈子拴著的bb機,慢慢悠悠的檢視顯示。
身上那種優越感簡直撲面而來,bp機去年才開通,能用得起的大多是領導幹部,下海經商的,跑個體戶的大小老闆,還有供應科銷售科的,廠裡的幹部,腰裡別一個bb機是很有身份的。
李和知道他也是該買一臺了。
趁著沒課就去了郵電局。
走路過去了,當鍛鍊身體,摩托車騎著很招風,受罪。
郵電局的大門口掛著紅色的大條幅:
郵電局99126臺bp機現場銷售處。
挺招眼的,省的到處找視窗了。
他上輩子用上第一臺bp的時候90年代初了,那時候是漢顯機,正是機炙熱可熱,到處都可以找到賣bp機的店,不但商場有賣,雜貨店都可以買得到,也有有專門的“126”、“127”營業廳,有許多人過去排隊交費。
有了bp機之後,他也幹了一件讓他自己都覺得挺齷蹉的事,就是隨大流“跑臺”。
什麼叫跑臺呢?90年代以後,首都至少有幾百家的尋呼臺,競爭的非常激烈,許多尋呼臺做的很絕,入網費都是直接免了的,可是服務費不能免啊,就靠這個賺錢呢,但是許多尋呼臺為了拉客戶,都是第一年免服務費,準備第二年再掙使用者的的錢。
這就給了李和可趁之機,他也是隨大流,在一個尋呼臺滿一年免費期之後,改到別的尋呼臺繼續接受免費服務,這就叫“跑臺”。
他那時候算盤也是打的啪啪響,一年的服務費要200塊呢,要是能用得上一輩子的免費,能省上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