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22、養你啊

她自信不怕沒有接收單位的。

李和低著頭沒說話,坐在大堤上,看河水靜靜地向東流去,不急不緩,沒有絲毫波浪湧現,但它依然會一路歡歌。日子大概也是這樣的,平平淡淡。

李志送來了一隻鴨子,王玉蘭推辭不要。

李和笑著道,“這麼客氣幹嘛。”

李志只是笑笑,放下綁了腿的鴨子就走了。

王玉蘭感慨道,“都不容易呢。”

“他家兩個孩子學習怎麼樣?”

王玉蘭道,“高中了吧,俺也不清楚。”

李和想了想從屋裡提了兩瓶酒去了李志家。

月芬嫂子在門口篩芝麻,見李和把酒徑直提到屋放進了門拐,嚇了一跳,“哎呀,你這幹嘛呢。”

李和說,“帶酒來蹭飯的,嫂子,你說行不行吧。”

李志高興地道,“家裡酒就是差點,也不能差你酒喝啊。”

“你家老大呢?”李和只看到老小趴門口寫作業呢。

月芬嫂子道,“老大都高三了,學校抓的緊,不到過年幾天是回不來呢。”

“你家要出大學生了。”李和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除了他和老四外,村子裡的第三個大學生。三個大學生都是姓李,看來姓李的墳頭好,不是事實也要變成事實了。

李志撓撓頭道,“誰知道呢,盡力讓他上呢,靠他自己了。”

“俺聽老師說了,他成績還成。到時候填什麼學校,他叔你還得幫他合計。”月芬嫂子不是自謙的,話語裡都是滿滿的驕傲。

“成的。不過他那麼大了,總有自己意見的。不一定用得著我。”

李和就留著這裡吃了晚飯,臨走還是給了1000塊錢。

李志道,“還少你錢呢,這麼多年都沒能還上你。”

他送的一隻鴨子就是為了還人情的,之前李和借錢給他,這都多少年沒錢還呢。兩個孩子上學,想擠出閒錢是很不容易的。

李和道,“等你家老大工作了,不就有錢還我了嘛。我都不著急,你著急什麼。拿著吧。”

他經歷過他才知道供兩個孩子讀書有多麼的不容易。

月芬嫂子道,“他叔,不能借這麼多了,你這帶新媳婦了,哪裡不是花錢地方,不能讓你跟著後面著急。”

“嫂子,我自己錢夠我結婚的。”

李和出了李志家,天都已經黑了,村裡人都已經早早的上床睡覺了。到每年年底的時候,大部分人家的糧食不一定留的夠吃了,也沒有什麼重活,所以晚上大部分都是喝稀飯,為了防止孩子尿床,飯吃的也早,睡覺前能把肚子裡的水排乾淨。

王玉蘭開始嘀咕四姑娘和五姑娘什麼時候回來,日日想,夜夜想,想的都有點睡不著覺了。甚至李兆坤都開始說,酒罈子怎麼還不回來,那也是他的種,以前兩個閨女在身邊晃盪,他沒感覺,可是忽然見不到了,由不得他不去唸叨。

李和說,“今年她們回不來了。明年她們放假了,我送她們回來。”

關鍵是交通太不方便了,李和不想這倆丫頭這麼來回折騰。他想著給這倆丫頭打個電話,他這階段都快把這兩個丫頭給忽略了。

縣裡沒有長途電話局,他就開著拖拉機去了市裡。

結果他去了市裡的郵電所,人家告訴他市裡沒有程控交換機電話,要去省裡電信局才能才能打國際長途,他又無奈折返去了省城。此時的國際通訊,90%以上的業務量集中在沿海地區。

沿海要發展外向經濟,要吸引外資,沒有國際通訊的電話,簡直是不可想象。

所以沿海是先行了一步。

當然中西部和沿海的差距在這裡就已經拉開了。

經濟方面更不用提了,比如光晉江一地,鄉鎮企業就有五六千家,對外貿易蓬勃發展。中西部還在努力朝溫飽發展呢。

他到了省裡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了,去了電信局的長途電話臺,國際長話不能直撥,還是半自動電話電路,需要透過中繼線中轉到浦江掛發才行,華東六省都需要經浦江轉接才能至國外和港澳臺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