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好半晌,老五才吐出這兩個字,而且還是如此之困難。
她最終還是很艱難的收下來了這個錢,雖然這代表著這是對李老二服軟。
“哦,對了。”李和喊住起身的老五,指著茶几下的桌子抽屜道,“拉開看看。”
“嗯?”老五拿出來一串車鑰匙。
“送你的生日禮物,阿孃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李和笑著起身拍拍腿,“車子在門口,自己去看看吧。”
轉身上了樓,留下一臉迷糊的老五。
老五隻是在家裡又待了幾天,和王玉蘭老倆口一起被李和送到了機場,不過不是同一班飛機。
他們前腳剛走,老四也接著南下了,她已經決定接手李和給她的醫院和藥廠。
家裡瞬間空蕩蕩的了,李和沒時間感嘆,他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忙著寫提案。
讓人不解的是,他堅持以聯合利華教育集團董事長的身份代表教育行業出席,而不是商業領域,所以他的提案自然也是關於教育問題。
在教育行業的小組討論會上和提案中,都著重強調了增加教育經費、提高教師工資、解決民辦教師困境的必要性。
基於他在商業領域的影響力,他的提案得到了媒體的廣泛宣傳,甚至記者排隊採訪。
一反常態,只要是事關教育方面的採訪,他都沒有拒絕。
但是大多數記者的問題讓他很反感,開始他還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之後就不是那麼好說話了,甚至懶得搭理了。
所以現在從會場出來,他都是步履匆匆,然後快速的鑽進汽車。
“請讓一讓,謝謝,謝謝配合。”對於這些執著的記者,董浩通常很是無奈。
“李和老師,怎麼不認識我了?”一個女記者整個身子都伏在車窗上,好挨近李和說話。
“江映雪?”李和不太確定的問道。
“記得我就好。”女記者很高興,她被其他記者推搡的搖搖晃晃,只能大聲的道,“能不能耽誤你幾分鐘?”
這個時候,同行是冤家,誰管誰是誰,拿到第一手採訪資料才是真的。
“上車吧。”面對熟人,李和不好拒絕。
董浩幫著拉開車門,在一幫同行羨慕的眼神中,江映雪帶著攝像師上了李和的車,然後揚長而去。
附近就是四海酒店,董浩在門口停下車子,李和先下來車,幫著江映雪拉開車門,“就這吧,我請你吃飯。”
“謝謝。”江映雪接著下了車。
攝影師是個四十來歲的禿頂男人,正要扛著攝像機跟著李和兩人,卻被從後面車下來的張兵攔住。
“兄弟,不著急,先跟我走。”
進入酒店,領班一見到李和,自然不用交代,帶著進入了最好的包廂。
“你是這裡的常客?”江映雪坐下笑盈盈的問,拒絕了李和遞過來的選單,“你看著點,我的目的可不是吃飯。”
“算是吧。”李和把選單放下,對服務員道,“按你們這邊的拿手菜上,粉蒸肉是必須的。”
“李先生,你稍等,馬上就上來。”服務員出去了,還順手帶上了門。
江映雪拿起茶壺給李和倒了杯茶,笑著問,“真得謝謝你,難為這麼多年還記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