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方面,潘廣才和招娣的心思不謀而合,給孩子找物件,儘量找本地家門口的,知根知底。
她們皆是農民出身,有很強烈的鄉土情結,不過,卻是現代性的鄉土情結,因為她們無法脫離城市,發家之後,過著的是農村與城市的兩棲生活。
與在外務工的農民,本質上也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她們更有錢罷了,可以隨意的選擇自己的生活狀態。
走出了農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但是,很多時候,骨子裡存在的偏見未曾改變,總是潛意識的認為,家門口的老鄉更可靠。
之所以有這種還有部分原因是她們基於李莊這個小圈子得出來的,她們很團結,向來都是互相幫襯的。
潘廣才是看著何舟長大的,這孩子可不是李沛這種花花公子,性格好,身子正,能吃苦受累,從來不張揚,想讓他做女婿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本寄希望於閨女和何舟自由發展,萬一擦出點火花呢?
所以,一直不怎麼著急,現在招娣跟他說,已經替何舟選定了物件,他坐不住了。
鴨子煮熟了下鍋要是飛了,他還有招,這還沒來得及下鍋就飛了!
這情形他有點控制不了!
給李輝和桑永波遞眼色,倆人不接茬,可把他給氣壞了。
只聽見招娣道,“你當然不操心,你一個閨女,那麼聰明漂亮,你著急啥,我就那個憨貨,我不操心能行嗎?”
潘廣才有心說,你也知道我有閨女啊?感情你也知道她聰明,漂亮啊!
你來找我提親啊!
但是,這話他不能說,兩家關係再好,他也沒有上杆子送閨女的道理!
他慢慢悠悠的點著一根菸,笑著道,“我這閨女也愁人,雖然只比何舟小兩歲,可女孩子禁不住擱啊,再等兩年那就是老姑娘了。”
這話他也是厚著臉皮說出來的,因為不管閨女多大,哪怕是到五十歲,在他心裡也是青春靚麗無敵的美少女,貼心的小棉襖。
“哎,做父母的,都是勞碌命。”招娣哪裡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她也喜歡潘應,兩家做親家,簡直是好的不能再好。
她甚至曾經試探過兒子,奈何兒子只當潘應當妹妹,說什麼,“太熟悉了,不好意思下手”的歪理。
牛不喝水,她不能強按頭。
潘廣才說這些,她只能假裝糊塗,接不了這話茬。
李輝道,“你說的是城郊那個瘸子家是吧?”
“對,就是他家。”招娣道,“你以前住那裡不遠,應該知道的。”
李輝笑著道,“那你問老四,老四和李隆以前在那邊收破爛,挨的那麼近,他清楚情況。我就知道那有個神經病,我有時候開車從那過,就能看得見那老太太。”
潘廣才鬆了口氣,李輝提醒招娣那曲家有個精神病,這是在幫他說話啊!
選媳婦,那還得看現實情況!
找個精神病做親家,跌份不跌份!
“這我都知道。”招娣道。
“那還問啥啊?萬一孩子以後有個遺傳啥的,那一輩子都是個事,”桑永波從側面提醒招娣,你老何家是需要繼承人的,“咱這家庭,家業不是說丟就能丟的。”
“那老太太是受刺激才得病的,不是一生下來就有了。”招娣解釋道,“他家那老大,丫頭,都挺好的。”
一直默不作聲的劉老四道,“小丫頭我不清楚,老大我倒是知道,經常跟何舟往我廢品站去,看著不是機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