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震驚天下的旨意

此詔一出,天下震驚!

重開科考的詔令一出,天下震驚

科考肇始於隋,到武則天時期也只是剛剛成為定製不久,因是時間短,還從未出現過貢生們因為置疑考試結果而鬧事的。

十天前李行週一手引領出的青衿洪流可謂是開天闢地的第一遭。

第一次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更別說這次的第一遭還鬧出了洛陽震動,天下震動的效果。

雖然那天的貢生暴動當天午時就被秋仁杰在宮城門口平息下來,但此事激起的風浪卻遠不會就這麼簡單的平息。

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隱藏著無數窺探的目光與躁動的心。

作為聖後登基以來的最大規模“群體**件。”參與者又全都的貢生,而且這些貢生還都是天下各道州經過精心選拔的攸佼者,可謂俱都是地方的風流名人。

而今卻是這些人聯合起來在洛陽上演了這麼一出讓人目瞪口呆的大戲。

所以不僅是那些個要科考的貢生們,這些天來,整個皇城、整個士林,整個洛陽乃至已經得到訊息的地方各道州都在緊盯著宮城,緊盯著這件事情的後續與結局。

百姓們純是看熱鬧,順便關心一下本地拔解上去的貢生的訊息。

地方的官員及小吏們則是擔心著朝廷會不會因為這次的事情責怪地方選人不當,如果要責怪處置又該是個什麼章程?

洛陽百姓,尤其是當日親眼目睹了青衿洪流的百姓則是更關心那幾個領頭者的結局,尤其是那個悲呼著“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繼而以赤手空拳的血肉之身向左羽林衛刀刃槍鋒逼去的少年,他會是個什麼結果?

要知道,當日這些普通百姓們可是因為他那舉動實實在在流了幾行淚水的。對於曾經深深感動過自己的事或者人,人們總是更偏愛也更關注些。

更別說這少年還是大半年來在整個洛陽捲起了一片風潮的人物。

就不說別的,如今但凡去茶肆、在王家院中,甚或是興藝坊的青樓走走逛逛不管是茶肆在王家院中裡的歌女還是煙花青樓內的伎家,十個裡至少總有五六個唱的是少年去歲轟動洛陽,一舉將沈大娘子重新捧回大花魁寶座的曲子詞。

不知不覺之間,甚或在李行周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情況下他居然就成子名人,而且還是隨著貢生暴動的訊息一起流傳,最終必將名播天下的名人。

是名人就總會有名人效應,這個不僅是後世,古代同樣如此。

譬如“天下皆唱謫仙曲”的《將進酒》李白,再譬如“凡有井水飲處,必能歌柳詞”的《雨霖鈴》柳永。

所謂名人效應就是被人追逐關注,如今的李行周就正屬於這種情形。

至於皇城裡各部寺監的官員小吏們他們看的東西和前面那些人又自不同。

尤其是那些小吏們先關心的就是這回鬧出這麼大的事情鐵定又有人該要昏大黴了。

這番有些小陰暗的幸災樂禍過後,便瞅著公事間的空閒三個五個的湊在一起,琢磨此事最終將擴大到什麼程度,又有人能從這次的事件中獲益上位。

猜來猜去,評頭論足,不亦樂乎

李行周根本沒意識到,就他那衝關一怒的舉動居然給皇城小吏們了一個大大的“福利。”

使得經常是沉悶的各處衙門這幾天都生機活躍了不少。

吏們一邊緊緊的閉著嘴絕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有上官在場的情況下議論貢生暴亂之事。

另一邊則每天都會有意無意的往宮城裡瞟上幾眼,等待裡面有最新訊息傳出。

他們等待的時間遠比想象中要短的多。

前些日子看著似半還有些輕微倦政模樣的聖神天子一旦動起來便是九天風雲霹靂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