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西門主攻位,第一批攻城戰士約三千人先出現在城門樓下。
戰鼓沖天響起,嗚嗚的號角聲吹響了進攻的序曲。
“殺”
阿旺圖大聲喊道。
由於攻守雙方在此次的攻防大戰裡,準備都有所不足,因此,人便成為這場攻城大戰的決定性因素。
擁有壓倒性優勢兵力的吐蕃軍,踏著剛猛有力的腳步,將大地震得轟轟作響,開始了他們第一次的正式攻城。
與大唐不同,是由於吐蕃是高原,因此吐蕃的戰士們有許多出自獵人山民。
吐蕃山民素喜赤腳走路,他們的腳掌寬大而厚實,不喜穿盔甲,一個個精赤著上身,手裡僅提一把鋼刀。
如果僅看其作戰風格,只是他們在狂野中含著紀律,在奔放中藏著默契。
別看這幫阿旺圖的戰士一個個野人打扮,一點都不象正規軍。
事實上,他們正是吐蕃最具特色的山地戰士,他們雖然不穿盔甲,卻戴著大大的秏牛大攮。
這種秏牛大攮是用竹片和鐵片縫製而成,圈邊寬,邊緣薄。
既可以遮風擋雨,又可以抵擋弓箭,甚至還可以拿下來當盾牌使用。
這刻,三千名擔任衝鋒任務的山地戰士一聲喊。
三千雙粗大的腳掌同時踏向地面,轟轟隆隆,震得整個鄯州城都搖搖欲墜。
他們邁著剛健的腳步,列著疏鬆的陣型,卻夾帶著狂暴的勇氣與力量,以散兵線的形式對敵城牆展開進攻。
看上去雜亂無章,卻是防止敵人箭雨密集殺傷的最好辦法。
郭顯的一聲命令下,右軍的長箭騰空而起,洶湧地落向敵人的頭頂,如魚打芭蕉般落在那厚而寬大的秏牛大攮上。
響起一片叮叮咚咚的脆響,真正能殺傷的敵人卻少之又少。
“媽的,這幫傢伙有兩下子啊。”
薛楚玉嘟囔。
“那秏牛大攮不錯,我喜歡。”
“長弓營,自由射擊!”
郭顯聲嘶力竭地吶喊,他大弓在手,嗽地射出一箭,從那寬大秏牛大攮下斜斜飛過,正中一名吐蕃戰士的胸口。
長弓營戰士都是出色的射手,他們的自由射擊水平突飛猛進。
在眼前無數人組成的活靶中,若那伐竹的山民,自由伐倒每一棵移動的大樹。
一支支長箭呼嘯穿過,從那寬大的秏牛大攮中尋找縫隙,然後兇狠地扎進敵人胸膛。
然而來自敵方陣營的箭雨也同樣呼嘯而起,以火力壓制火力,為己方士兵爭取先機。
只是片刻間,地上已趟倒了數百具衝鋒戰士的屍體,城頭上也有數十名戰士中箭跌落,血水流了一地,染紅了腳下的泥土。
大部分的吐蕃戰士們還是很快就衝到鄯州城下。
與所有大唐軍人見過的攻城方式不同的是,這幫擅長攀登的傢伙沒有使用雲梯這種簡單的攀附方式,而是每個人的手裡都有一條鉤繩。
長長的繩索盤在腰間,一頭綁著大鐵鉤。
他們將鉤繩從身上解下,把鉤頭在手裡揮了幾圈,向空中一擲,鐵鉤呼嘯著飛向城頭,正扒住城沿。
下方的戰士們順勢就踩著城牆,抓住鉤繩雙手輪替交換,一路向城頭上跑了上去,看得人目瞪口呆。
三千條鉤繩在鄯州城頭組成了三千條毒蛇,兇狠地向大唐軍人咬去,三千道人影輕便快捷,轉眼間就可到城頭,如此攻城方式,聞所未聞。
與此同時,又一批三千人的部隊也開始向著城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