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周等數員猛將也居於前列,此時根本顧不得什麼貴賤之分了。
大家提著刀一同殺敵。
李行周策馬橫奔了一陣,勒住馬韁。
戰馬的前蹄高高揚起,舉刀怒吼道。
“大唐萬歲!”
眾軍頓時爆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
士氣和破敗的裝備形成鮮明的反差。
......
吐蕃
緩緩向北行進的人馬潮水是吐蕃大相尺帶珠丹的部落伏氏。
帶頭的將領不是部落首領大相尺帶珠丹。
他本來在王帳和仁欽崗大讚普一起。
不過首領不在就由其兄弟尺帶珠玉領兵權。
他們早上才獲悉王帳被襲擊。
便拔營向北面救援中軍同時與其他部落合圍唐軍。
不料走了小半天就被左翊衛主力跟來了。
相尺帶珠丹得到的命令圍攻北面王帳方向的唐軍遂沒有理會後面的人馬繼續向北行。
於是兩股人馬追追趕趕就遭遇了李行周部。
尺帶珠玉落可以糾集數萬騎遂吐蕃大讚普出征,是吐蕃境內除仁欽崗大讚普外最大的一個部族之一。
以前最善戰的是噶氏,但是仁欽崗大讚普繼承汗位之後位置不穩。
著手清理那些不夠忠誠的勢力,噶氏不幸被列為頭等叛賊。
在整合內部勢力的時候被仁欽崗大讚普率兵攻進領地屠殺了幾萬人。
從此一個強大的部落便退出了邏些城的權力舞臺,倖存的族人大部分投靠到唐朝去了。
吐蕃的朵代五衛噶氏、卓氏、努氏、巴氏、代氏和秋倉五衛的章倉、吉多、噶爾、赤松、野牛之間,都是矛盾叢叢。
現在仁欽崗大讚普派系最大兩個部族便是大相尺帶珠丹和魚澤布。
兩個族都可以隨時起兵數萬追隨仁欽崗大讚普南征北戰。
相比魚澤布首領的圓滑。
尺帶珠玉看起來更嚴肅一點。
只見位於中軍的主將眉間有三道豎紋,他的表情通常都比較正經,很少笑。
他正在觀察對面的李行周部。
李行周部一如既往地和其他唐軍備戰的時候相同,陣營衡平豎直佇列嚴整,很好估算數目。
只見他們佈置成十股人馬,按照尺帶珠玉對唐軍瞭解知道他們一個團是兩百人。
現在略一觀察果然每股人馬有一百多到兩百人,那麼加起來也不足兩千騎。
唐軍十團橫向展開,前面五團後面五團,每團橫排約五十人一隊。
如此一來就形成橫向約二百餘騎,縱向只有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