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8章 崔曄

在大唐的官僚體系當中,長史是一州之副官。

幷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一般由皇族至親來擔任,但一般不赴任。

那麼長史就成了實際上的最高長官。

司馬,在大唐時代名義上是執掌一州軍務的官職。

但實際上是個清閒無事的閒官。

很多被失勢後被貶出洛陽的京官。

都是被任命為遠州的司馬。

給點俸祿沒有半分實權,只剩混吃等死。

但是幷州大都督府的司馬不同,一但北方有了戰事。

幷州司馬就要擔負起很多的職事,掌握很大的權力!

崔曄,字玄暐,博陵安平。

當然,與李行周的母族清河崔家是一枝同源。

歷任兵部庫部司員外郎、吏部郎中,為宰相狄仁傑所拔,授中書舍人,遷吏部侍郎,轉門下侍郎,升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

歷史上。

704年,宋璟彈劾張昌宗圖謀不軌,崔曄也多次進言。

不久,武則天患病,避居深宮,不肯召見宰相,只由張易之兄弟侍疾。

崔曄進言道:“太子與相王足以侍奉湯藥,宮廷禁地,不宜異姓人隨意出入。”

武則天道:“我十分感激您的厚意。”

但卻不肯採納。

705年,崔曄與桓彥範、敬暉、張柬之、袁恕己等人趁武則天病重,發動兵變,擁立皇太子李顯登基,是為唐中宗,因功擢升中書令,封博陵郡公。

武則天對崔曄道:“別人都是受人推薦,只有你是朕親手提拔的,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崔曄道。

“這正是為了報答陛下。”

同年四月,唐中宗任命術士鄭普思為秘書監,崔曄極力勸諫,但不被採納。

後來,武三思多次在中宗面前進讒。

中宗採用明升暗降之計,封崔曄為博陵郡王,罷去其宰相之職,只讓他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面君。

不久,崔曄又出任檢校益州長史,並代理都督之職。

706年,唐中宗聽信武三思讒言,貶崔曄為均州刺史。

後來,武三思又誣陷崔曄等人與駙馬王同皎同謀作亂。

崔曄又被貶為白州司馬,削去封爵。

七月,武三思暗中宣揚韋皇后淫亂後宮之事,並嫁禍給崔曄等人。

唐中宗大怒,將崔曄流放古州。

崔曄在流放途中病逝,時年六十九歲。

710年,崔曄被追復官爵,賜諡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