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射!!”
李行周和燕順都知道已經進入了王難得的埋伏圈弓箭射程,大聲高呼。
士兵們聽風辨音射箭的本事,早就練得滾瓜爛熟。
箭頭一調,對準後面那些沒有喊暗號的人嘩啦啦的箭雨就放了過去。
“啊......”
一片慘叫四起!
燕順的馬當真是快。
這又追上了李行周跑上了前去,大聲喊道。
“鄯侯已歸,全體掩護......撤!!!”
李行周長吁了一口氣,剛要抻手抹一把額頭冷汗。
發現手上挺沉,原來之前挽住的那根套馬索一直沒扔。
後面居然還拖著一個人,這大概是不死也只剩半條命了。
放馬一停,李行周將馬背後面拖著的那個一把提起來。
起身的一瞬,被拖的那人一聲厲斥彈身而起。
一把割肉尖刀就對著李行周的脖子刺了來。
李行周左肘一頂直中她的手腕磕飛了當刀。
無比蠻橫的一掌切了過去,直接切中她的脖子。
慘叫都未及發出一聲,她直接暈了。
李行週一把將那她提起摁在馬背上,伸手將她壓住。
感覺壓住了一團軟綿綿肉乎乎的東西,彈性還很不錯!
“小娘皮,差點死在你手上!......速撤!!”
“王難得掩護,不可戀戰、速度跟上!!!”
“是!!”
一片馬蹄聲響,李行週一行人往西邊絕塵而去!
有一個成語叫做“按圖索驥”。
出處是伯樂的兒子把《相馬經》背得很熟了。
照著圖上畫的去尋找千里馬,結果相中了一隻癩蛤蟆。
這當然是一個貶義詞,形容辦事生搬硬套、泥古不化。
但是在大唐時代,有一門斥侯精研的追蹤技術,就叫作......索驥。
據說它的來源就是遊牧人尋找在遼廣的草原上失蹤的牛羊。
他們可以透過腳印的深淺、糞便的成色來判斷牲畜的走向。
甚至大雪瀰漫的日子裡,他們也能憑藉強大的聽覺、嗅覺甚至是直覺,找到失蹤的牛羊。
這門技術長期傳承發展下來。
竟然就成了軍隊裡的一門秘不外傳的高深追蹤技術。
大唐的斥侯們可以透過任何蛛絲馬跡來追蹤敵人。
而突厥人堪稱是“索驥”的鼻祖和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