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章 突厥反

所以,女皇就像她當初登基一樣,需要先把所有的阻力都擺平了,鋪陳好一切,才會向天下宣佈易換太子的決定。

......

武承嗣焦急於皇帝是否已決心立武三思為太子,立即擺駕去見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聞訊也是大驚失色,馬上與他合議,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藉此強烈反彈,向皇帝施加壓力,迫使她打消可能的立武三思為太子的打算。

武承嗣為了自身的安全,更為了皇儲的歸屬,頭一次和李唐殘餘攜手合作了。

在他這個帶頭大哥的掩護下,短期雖還看不出什麼來。

但是從長遠來說,但凡李唐一派,不管是太平公主門下,忠於太子的大臣都將有一個更寬鬆的發展環境。

李唐的勢力進一步復甦了,就像春天郊野裡蓬勃的野草。

……

天空一碧萬頃,微風帶著醉人的春意。

輕輕拂過紅花綠柳,拂過青山綠水,拂過殿宇樓閣,拂過市井巷陌。

麗春臺,百花盛開,整日都瀰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

張昌宗和張易之替武則天又找來了許多年輕俊俏的少年,充斥了她的後宮。

不過,武則天對於這些俊俏少年大多隻是嚐嚐鮮,她最寵愛的始終是這兩個張姓少年。

武成殿上,武則天召集一班宰相。

商議派遣哪些將領出征討伐突厥。

草原幅原遼闊,突厥部族林立人口眾多。

當時大唐在平定了突厥汗國之後,突厥人分為三部,雖有一部份內遷到了河曲一帶,但仍有許多的突厥部族據草原而居。

朝廷為了安撫突厥人,以部落酋長為州刺史或者鎮遠都督,不派官不駐兵,允許突厥人部落自治。

這就使得突厥人雖然敗降卻未曾消散。

五十年,兩輩人,突厥人始終未被漢化,因此始終與大唐不同心。

正是因為大唐的這種寬鬆的‘羈縻’統治,導致了突厥人一再反覆的叛亂獨立!

......

這一次的突厥叛亂,規模甚大,為禍更是不小。

突厥酋長阿史那骨篤祿,四處聯絡草原各部糾合兵馬,再度舉起反叛之旗。

“骨篤祿”是突厥語“快樂”的意思,阿史那骨篤祿本是東突厥頡利可汗的疏族後裔,東突厥敗亡後,其祖父為唐朝所任命的單于右廂雲中都督舍利元英部下的首領,世襲吐屯啜。

東突厥自貞觀四年亡國以後,在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時期內,各部基本上很穩定。

但由於唐廷經常徵調他們出征,逐漸引起突厥部眾不滿,特別是一些民族上層人物滋生了復國思想。

唐調露元年農曆10月,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阿史那·奉職率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的突厥酋長響應他們,部眾共達數十萬人。

唐永隆元農曆3月,唐定襄道行軍大總管黑齒常之大破突厥軍於黑山,擒阿史那·奉職。阿史那·泥熟匐可汗被部下所殺。

突厥餘部西退狼山。阿史德·溫傅部又從夏州迎頡利可汗族侄阿史那·伏念北渡黃河,立為可汗。

唐開耀元年,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連兵進攻原州、慶州。

是年秋,阿史那·伏念在唐軍的逼迫下,逮捕阿史德·溫傅,向黑齒常之投降。

黑齒常之答應保阿史那·伏念不死。

但回京後,裴炎妒忌黑齒常之功大,唆使唐高宗殺死阿史那·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