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腦子有病!”百里燕破口大罵。
姒昌前來挑釁,無非就是想奚落自己,奚落不成,反被自己奚落,可想而知這個傢伙懷恨在心,不會善罷甘休。
不過也好,這個傢伙空有一腔熱血,腦子簡單,這次攻打鹹國,這個傢伙免不了打了雞血衝鋒陷陣建功立業,萬一不當心死了,都有可能。
儘管韓合不會讓他冒險,但這傢伙腦子簡單,統帥能力很低,保不準腦子一熱,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翌日寅時剛過,夥營造飯,隨後每人分到兩個光餅,邊吃邊走。韓合、王碩二將催動大軍拔營,啟程向西開拔,百里燕騎馬跟隨後軍輜重緩緩而行。
蔡城往西就是鹹國邊境,三軍步卒行進緩慢,每天只走四十里左右,走出三日路程抵達鹹、晉邊境,韓合派出大隊騎兵越邊境,前去與奉陽君姜赫聯絡,在姜赫屬軍帶路黨引導下,大軍大舉越過邊境,進入鹹國。並在第二天接管了鹹國、晉國邊境城池“壟商”。
“壟商”顧名思義,田壟縱橫,商道通達,是鹹國、晉國邊城最富庶的城池之一,同時也是奉陽君叛亂後,最先攻佔的城池。只有攻佔了商渠之地,才有源源不斷的金銀銅錢。
晉軍不費一兵一卒佔取壟商城,隨後招降納叛接連又下七城,再浪城遭遇兩千鹹軍死守,韓合、王碩隨即率軍合圍,以一萬五千人攜重器攻打浪城。
之後一路向西七日,再下十三城,至此,晉軍已佔得鹹國望親江以東三分之一國土,二十二座大小城池,晉軍正值大舉西進直抵望親江畔之際,在九里坡遭遇鹹軍主力一部死守九里坡不退。
因扼守高地,晉軍與之初戰交鋒戰成平手,但晉軍人多,不佔地利,戰成平手實際是晉軍輸了一陣,韓合雖在九里坡以東下寨對峙。
這天,韓閤中軍大帳:
“王碩將軍,探馬來報,九里坡守將乃鹹國老將魏旦,約有六萬大軍阻與九里坡。”
“嘶……何來六萬人馬?!”王碩起疑:“鹹國有軍二十四萬,多數分於各地剿叛,魏旦何以呼叫六萬鹹軍。”
“此也是老夫所疑之處。但昨日一戰,我軍險些失利,而且魏旦佔守九里坡,居高臨下我軍仰攻極為不利。老夫以為,我軍當分兵繞過九里山,於其後擊之。”
“可九里山之後是低窪之地,仍得仰攻。”
王碩道,韓合點頭肯定:
“是啊……九里坡九里坡,東西九里寬,南北延綿不絕,且鹹軍早有準備以逸待勞,我軍若強攻,即便攻破亦損失重大,若久拖不決,鹹軍援兵恐不期而至。”
九里坡,東西跨度九里,南北跨度上百公里,以丘陵地貌為主。晉軍由東向西進軍,被正面阻擋在九里坡。
堅守九里坡鹹軍將領是東征大將軍魏旦,年紀比韓合還大,作戰經驗極其豐富,鹹王考慮其年事已高,後被調往東部閒置。
鹹國內亂不久,魏旦奉命過江平叛,傳出晉軍大舉入侵後不久,魏旦即刻整軍掉頭過江,在九里坡佈防,比晉軍早來了五天,可謂是佔據天時地利。
就在韓合、王碩二將商討攻打九里坡同時,百里燕焦頭爛額處理前線運回計程車卒。昨天打了一仗,一直殺到天黑,從晚上開始不斷有傷兵運回,陸陸續續到早晨,拉回兩千多人,忙了整整一通宵。
此時一軍士來到百里燕身後道:
“百里郎中,醫官令令你速去營帳議事。”
“可知何事?”百里燕問,繼續包紮傷員。
“不知。”
“那好,本公子立即便去。”
包紮完畢,洗去手上鮮血,百里燕趕去丘衍營帳:
“醫官令喚在下不知有何要事。”
“世子來的正好,老夫有一事正欲與世子商議。世子主治疾病,對腹瀉之症有何見解。”
“腹瀉?莫非軍中出現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