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美差

青銅劍劍身長度大多不超過七十厘米,大多隻有五十五至六十五厘米之間,也就比西瓜刀長點,近身格鬥距離稍遠就刺不到。

由於戰爭的需求和現實需要,當下以刺殺為第一格鬥技能,因為刺最容易學,上手快,也是殺傷力最大的傷害,而砍往往不能直接造成第一時間的人體失能,除非砍在肢體和頭部。同時密集結陣讓步兵之間密度增加,間距縮短,揮砍將傷到自己人。

槍以刺殺為主,長度兩米半,甚至三米開外,有利於密集界陣的刺殺和衝擊,同時配有短劍,用於近身格殺,真要是被敵人攻到近身處,步兵結陣已經瓦解,亦或是對方比你厲害,人不是一般的多。當敵人真衝殺到你跟前,基本上持槍者已經陷入近戰肉搏。

拿到皮甲軍械,收起隨身印信,百里燕(既魏賢)再次見到丁肅。

“這還像話。從今日起,你替本官負責糧秣進出記賬與輜重用度的損耗增補。記住,不得有任何出入,倘若虛報漏報,可是要殺頭的。”

聽了這話,百里燕終於明白姓丁的為什麼要自己跟著他混,原來是把殺頭的“重任”交給自己。

“丁大人,這不該是佐史之責嗎?”

“確實如此。但佐史已經陣亡,候補佐史尚未接任,故而需得有人充任該職。如若不想幹,你可以與他們一同充當雜役,你自己好自斟酌,本官還要向大都督覆命。”丁肅扔下兩冊賬目,施施然甩手走人。

佐史,也就是官員的僚屬,既是官員,又不完全是,基本上大小官員都配有佐史,軍需令負責整個大營的供給,亦配有佐史。所以佐史、軍需令都是當下的技術兵,認字是最低要求,能理財會做算術是硬功夫。

待丁肅一走,百里燕著手翻看賬目,丁肅移交的賬目僅僅是臺賬,細賬沒給自己,顯然細賬是軍事機密。

就在百里燕看賬之際,丁肅一路來到中軍大帳,見到鹹軍大都督趙遜。

大都督職務與徵東、徵北、徵南、徵西大、鎮東、鎮北、鎮南、鎮西等大將軍平行,但是低半個級別。充任大都督職務的基本上都是四十歲左右,特殊情況可以放低年限,同時受到受大將軍轄治。性質相當於戰區集團軍,下轄的獨立軍。

集團軍是合成軍,因此通常下轄旅部、團、營。師級單位基本上師改旅。集團軍下再設獨立軍,就是編制的增益。

大都督之下,設左右都督,左右都尉、左右都統、仕長、百夫長、什長、伍長,大都督麾下理論上可以無限容納“左右都督”編制,同時又依附於大將軍節制。

不過如今趙遜的這個大都督已經是空有其名,全軍滿打滿算不到七千人,一個右都督的編制都要四千多人,眼下兩個都督的兵員都不到,其中多半還是老弱病殘和抓壯丁,趙遜只能退入深山老林避而不戰,積蓄力量等待江西援兵。

丁肅快步快走近跟前,趙遜正在修書一封,準備差人送過江搬請救兵。

“趙將軍,今日又補充新丁三百餘人,仍沒湊夠八千。”

“那糧草如何,還能支撐幾日。”

趙遜收起書函問道,丁肅為難道:

“當下員額,僅能支撐兩月。而且還是最低供應,倘若開戰,怕是隻能支撐四十天左右。”

“是啊,眼下缺糧缺兵,也不知大王何時才能平息內亂髮兵來救。要不是魏旦老將軍身死,我軍亦不能如此被動。”

“趙將軍,但眼下晉軍勢大,說再多也無用。為今之計應當速謀糧草,尤其今年旱災,明年之糧恐怕難以接濟,將軍當早做打算。”

“此事本將已經數度遣人過江,皆杳無音訊。若不是奉陽君這等亂臣賊子與商賈作亂,我鹹國焉能有今天這般田地。”

“趙將軍,恕卑職斗膽。糧草一事癥結仍在人口,我鹹國連年征戰,壯丁損耗甚巨,人口消亡,則農耕不興,農耕不興,又致國本動搖,國庫空虛。

眼下又是戰禍,又是天災,兵源已到無可再徵地步,若是長此以往,只怕傷及鹹國國本。”

丁肅侃侃而談,趙遜深感認同,他說:

“唉……此事本將豈能不知。若非被迫應戰,本將軍也不願看到白髮人送黑髮人。”

“那將軍當下準備作何打算。是戰是守,還請將軍速速定奪,我這個軍需令也好有長遠打算。”

“本將軍近日思來想去,決意劫糧,劫晉軍之糧。”

“晉軍韓合早年便是以劫糧埋伏而聞名,我軍劫韓合的糧,如此豈非班門弄斧。”丁肅擔心道,他說的情況基本屬實。

“本將軍已經差人打探清楚,韓合正欲攻取肥城。肥城城堅池深,守軍有四千餘人,人口十餘萬,可用青壯萬餘,絕非一兩日能夠攻取。

故而韓合定要運糧,本將便在其久攻不下之時,半路奪取糧草,令其既攻不下肥城,亦得不到糧草,只能退兵,如此可暫解肥城之圍。”

“那萬一我軍動向被其發現,豈非引火燒身。”

“真到那時,我軍在暗,韓合在明,退守深山老林,放其進來,縱使他人多,又奈我何。拖也得拖死他。真要能拖住韓合三兩月,本將軍即便戰死又何妨。”

趙遜決意劫糧,與丁肅一番吩咐之後,招來左右都督、都尉,就劫糧一事商議對策。丁肅退出大帳後,先去了夥營瞭解糧秣消耗,隨後回到輜重營,發現百里燕躺大帳裡睡覺,丁肅見狀大為惱火:

“嘿,懶鬼,給本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