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錢坊”於正月前正式在陔陵成立總號,首先在永興、中興、泰來、隆盛四地開設國立錢坊分號,新幣“金銀通寶”優先在五地流通。
錢坊運作章程由軒亭侯府、稅金司、稅承司、鹽梟,百里燕甚至邀請了陔陵城中幾家最大的賭坊財東,一起參與制定了錢坊執行章程和業務專案。
章程草擬經百里燕刪改增補,宗伯泰、趙安陵、關龍翔、趙家斟酌推敲再改,定稿最終於十二月底試行。
新附民、外籍軍的安置費作為新幣的本金,最早流入各地,同時百里燕要求司空南、白合、蘇洪、蔣傑,也包括、方亮、田鵬、新附軍骨幹、外籍軍武官,但凡撈錢最多,此番受鹹王恩賞者,至少拿出一半金銀存入國立錢坊。
永興城作為最早嚐到實惠的新興城市,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佈告檄文一經貼出,存款者絡繹不絕。
得益於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和較低的賦稅,永興城普通百姓人均財富甚至比陔陵高得多,更難能可貴的是存款者,絕大多數是工匠和女工群體,甚至還有砡工派的大師和子弟家眷,平民氛圍越發強烈。
而出人意料的倒是新附民對“銀行”十分熱衷,起因竟是金雪狄人以市政的名義,數百年間常年開辦有存款取利的業務專案。
正因見識到了好處,才知道存款可以吃利息的道理,這一點要比中原人精明的多。
同時得益於百里燕的信譽和威信產生的良性迴圈,中興、隆盛、泰來三地新附民和外籍軍存款熱情要高得多,不過後來也滋生了其他問題。
由於新附民總體資產和財富保有量高於鹹國本地民眾,少則十數倍,多則數十上百倍,同時享受相同的土地經濟政策,一夜暴富的他們若干年後新開始只耕低保田,不想更多的勞作,然後坐等吃存款的利息。
為此百里燕不得不另想辦法,整治他們好吃懶做的病,促使他們經商,讓囤在銀行的本息流動起來。
新附民的安置倒也偶有轟動事件,古達帕、菲戈斯一行數千人遷入鹹國不久,迅速引發朝野震動、全國震動,甚至是天下震動。
天下人只知有金雪狄人,卻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從未見過真人,乍看到金皮白髮白瞳的金雪狄人,震驚可想而知。
更刺激的還在古達帕、菲戈斯等不少人,能說一口流利的宋國話或是徐國話,溝通幾乎沒有障礙。
得知古達帕等人是金雪狄人的貴族,鹹王還在宮中大宴了三天,並在城東茗水河、楓林河交界之地,專門劃撥一大塊用地,將古達帕一族安置於陔陵城中,引得附近百姓權貴,以及各國使臣競相一睹真容,與其說安置,不如說是開成了動物園。
此外不乏有膽大妄為之徒,還動起了歪腦筋。
只因為金雪狄女子通常要比中原人更有美感,也確實漂亮,於是便有人打起了古達帕隨行女子的注意,多次被盧皋安排的禁軍和鹹王密探所撞破。
正月剛過,原本百里燕早將一事拋到了九霄雲外,若非景尚公之子李埭攜妻百里娟,長子李懿遠赴鹹國認親,興許還沒這檔子事。
李埭此來名義是為百里娟認親,實則聽說鹹國實力大漲,來借兵的。
由於黑巾軍攻入梁國本土,雖然並不深,但黑巾軍卻是一根筋,認準了死理要滅梁國,誅殺天子。
很顯然,如果梁國完了,各諸侯國共同的政治宗主國也就完了,既有的政治體系和規則,都將蕩然無存,對黑巾軍無疑是巨大政治利好。
此時坐擁最大版圖的黑巾軍再宣佈和談停戰,要有利的多,完全值得為之付出代價。
然而李埭這麼一來,反而提醒百里燕另一樁事。
為啥安泰侯姬通不一起來呢,說起來,姬通可是梁天子的二弟呀,其政治份量要比毫無實權的景尚公更有用。
仔細一想,原來博源君姬豐,當年還欠著百里燕的惡賬沒還呢。
當年百里燕還在晉國質子府時,姬豐與其約定醬油和白酒分利契約,其中的一成歸百里燕所有,這一轉眼過去十五六年了,姬豐都把醬油、白酒賣到了全中原,但是卻沒給百里燕分文專利費。
仔細算起來,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不讓姬通出使鹹國,顯然是姬豐不打算還這筆鉅款了,想用人情、親情感化百里燕,然後好把賬一筆勾銷。
當然,作為內弟、姐弟,總不能為了錢翻臉不認人,一碼歸一碼,親還得認,但錢也得有交代,光賴賬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