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燕緊趕慢趕,沒能在黃昏前趕到戰場,與沈暮馳的對峙顯然浪費了不少時間,抵達戰場之際天色已黑,神通已經退去一半,硝煙和血腥撲鼻而來。
鹹軍雖然有手榴彈和燃燒瓶,但作用距離過短,爆炸威力一般,黑巾軍給盾牌捆上浸水的被褥,躲在後面幾乎可以抵消掉土製手榴彈絕大多數的殺傷。
戰場上百里燕甚至發現,黑巾軍使用了土袋。
鹹軍手榴彈延遲長達十秒,操作的不規範和戰場的緊張,導致手榴彈拉響後被迅速擲出,落地後短則三四秒,長則五六秒的延遲。
黑巾軍抓住這個罩門,將落入陣中的手榴彈用土袋壓住,爆炸后土袋會吸收多數的單片和衝擊,對人員傷害甚微,膽大的眼疾手快撿起來反扔回去,也時常發生。
加之箭簇和一窩蜂的覆蓋,百里燕前所未有的感覺到,冷兵器和熱兵器較量的尷尬和無奈。
火炮技術的強行推升發展,並沒有能徹底改變戰場的主動權,相反人的智慧和積極能動性催生的創造力,又一次的利用了技術斷層和真空製造了逆襲。
黑巾軍頂著實心彈丸的威脅,強行將戰線推進到一窩蜂和朝天弩的射程之內,鹹軍炮兵撤退不及,傷亡很大。
鹹軍炮兵條令明確規定,炮兵遭受敵軍弓弩覆蓋時可以撤退,這不是退怯,是儲存實力。
很顯然,弓弩覆蓋的效率遠比實心彈丸來的更高。箭簇不是槍子兒,槍子兒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是直瞄射擊,而箭簇半數以上的情況是越頂拋射,甚至是超越射界射擊。
當箭簇距離足夠之近,炮兵死頂的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即便收復陣地,最後也沒人開炮。同時炮兵軍官還是技術兵種,當下人才稀缺,尤其是懂數學的,死一個少一個,短時內補充不了。
最為人詬病的還是火藥,火炮是藥老虎,用量都是幾斤,而手榴彈受制於黑火藥,威力有限,不是致命問題,致命的是硫磺限導致黑火藥產力有限,手榴彈數量嚴重不足,林臺的儲備,經過四月間的消耗已經見底,叛軍多數仍死於冷兵器格鬥的致命傷。
諷刺的是拉弦手榴彈帶來的便利,無法在舊式作戰體制下正面激戰發揮很大作用,叛軍和諸侯國普遍使用的外源點火式爆炸武器,憑藉數量優勢,同樣能給鹹軍帶來不小的損失。
火藥的出現,沒讓百里燕感到輕鬆,更沒有因為兩世為人的見識而佔到多大的便宜,人的知會,相反讓戰爭變得更加殘酷。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上不缺聰明人,缺的是傻帽。
但凡任何具有厚重歷史積澱的體系文明,都有其對新事物的頑強的適應性,單純的認為前人如何的鄙陋,是無知和危險的。
戰場餘燼未消,哀聲此起彼伏,見到肖渠,百里燕下馬上前詢問:
“肖將軍,我軍傷亡如何?”
“啟稟副帥,截止目前,我軍陣亡一千二百五十餘人,傷三千七百多人。叛軍陣亡一千五百多人,被俘投降者四百七十餘人。據此估算叛軍的總傷亡,可能少於我軍。”
“嗯,明日堅守此處無需追擊,今晚加強警戒,以醫治傷員為主。”
“末將遵命!”
得益於先進理念與百里燕本專業,鹹國最發的不是工業,也不是化學,更不是物理,是數學和醫學。
醫學總體上比數學更為先進,醫療技術手段和純粹的藥物,比之十五年前有了質的飛躍,死亡率得以大幅降低。
百里燕下一步打算展開篩選潛在抗生素菌體、止血藥物、消炎藥物、麻醉品的純化提取的前期培養工作,十年或十五年後,大型的開放性手術將成為可能,刃器造成的臟器割裂傷害導致的大出血,將有醫可治。
戌時四刻前後,百里燕令顧中、趙安陵於肖渠部西北十里處下寨,讓徐謹率騎兵西進三十里警戒,謹防神通想透端倪,趁鹹軍鬆懈,向照城移動。
戌時末刻亥時初,百里燕趕到林臺,葉信、關龍翔已得報訊息,等在西門下恭候多時:
“副帥。”
葉信、關龍翔等人抬手行禮,百里燕翻身下馬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