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過去,大營中亂聲漸止,莫雲風進帳來報:
“啟稟天王,各軍已被控制,聖勳司兵馬盡數解刃卸甲。”
“嗯,你過來見過鹹軍副帥百里燕。”
“嘶……”莫雲風大吃一驚,看向百里燕心中差異:“閣下便是當年南征蠻人的百里燕!”
“莫將軍也知本帥?”
“閣下大名如雷貫耳,誰能不知。在下是徐國人,徐國有一部被俘人馬南下被閣下所救,少部人得以生還北歸,這些在下都知道。”
“哦……卻是有不少徐國人活著回到中原,一些就安置在鹹國,你們的訊息很靈通啊。”
“實不相瞞,中原聯軍與金雪狄人交戰期間,我軍曾就派出不少密探,有些不幸被俘南下,生還北反的其實沒多少。”
“原來是這樣。”
黑巾軍為實時瞭解南境的戰況,派出大量細作混入聯軍當中,以便於傳回訊息,因此金雪狄人北伐期間,正是叛軍擴張的黃金時期。
其中相當一部分的細作死於戰亂,一部分被俘,僅有少量混跡在南下的三十多萬人中被百里燕解救,最後活著返回中原的叛軍細作是鳳毛麟角,黑巾軍由此得以知道南方的一些情況。
莫雲風說了些無關緊要之事,隨即離去加強中軍安全,百里燕未敢將王天師等人交給莫雲風,繼續讓田鵬看押,等待黃徹將船開到中軍岸邊。
待莫雲風離去,百里燕與公孫嶽繼續攀談。鑑於情勢,百里燕仍稱其印天王。
“印天王,你怎的就坐上了天王,還帶起兵來了。”
“此事說來話長,待會兒,我細細與你說來。有兩件事,我得先問你。”
“印天王請說。”
“那佩城的聖勳司副使是鹹國人,你可知曉。”
“嘶……我怎聽說正使趙寧是鹹國人,如此說,副使也是鹹國人。”
“看樣子應該都是了。”公孫嶽肯定道。
“印天王為何問起此事?”
“因為那副使名姓總覺耳熟,似乎曾聽你提起,但卻是記不起何時何地說起過。”
“哦,還這等事情。那人姓甚名誰?”
“那人自稱高衡。”
“高衡?嘶……怎覺得如此耳熟呢,還不是一般兒耳熟,若是鹹國人,那定是打過照面。可我還真想不起來此人倒底在哪兒見過,但肯定見過,而且必是與大事有關。那第二件事呢?”
“糧草你可有準備?”
“請放心,糧草充足,只要趕到萱蒂南岸,即可有糧。”
“如此說,萱蒂糧倉未曾失火。”
“倒也不全是,佩城聖勳司在得知萱蒂守將企圖投我之際,遂夥同林桃聖勳司及其守軍,率先殺害了守將奪取了糧草,並運走了十五萬石糧食,我軍來的晚,他們見勢不妙,遂放火燒糧,截止在下來時少說燒了一百多萬石糧,若非撲救及時,萱蒂倉肯定是完了。”
“照此說來,這佩城聖勳司還有些明堂。”公孫嶽猜測道。
“我也判斷佩城聖勳司有端倪,本欲出兵去討他,但轉念一想,若是我去討他,糧倉將無人救火,只好暫緩去攻佩城。眼下當務之急,是將二十萬人馬拉向碧清河南岸補給,而後再取沛城、林桃。”
“佩城我已派人前去駐守,不需幾日將落我軍手中。”
“可萬一聖勳司的趙寧再生變故,恐怕得而復失。”百里燕擔心道。
“永興侯大可放心,此番領兵前去佩城的鮑睿才智過人,多半不會有失,而且鮑睿還是你歧國人。”
“哦,此人竟是歧國人。既有如此才學,為何會流入黑巾軍之手?”
“唉……此事說來話長。黑巾軍起事之前,物色了大量能人,鮑睿之父鮑俊,是最早追隨雄論道的岐國大族,鮑俊六年前戰死後,其部將擁戴鮑睿繼任萬夫長。別看他年紀輕輕,卻是能征慣戰之人,若非手下兵士弱了些,此人定也是厲害之人。”
“此人既如此厲害,西線怎會調他前往東線作戰?”
“永興侯應該已是知道大祭司戴平兵變被殺身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