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盧皋退走,公主蘭淵擔心說道:
“江東現在半個兵都沒有,晉人過來如入無人之境,這可怎辦呀。”
“寡人不正在想辦法嘛,你先回去,此事不要伸張,以免人心浮動。”
“那好吧……”
與蘭淵仔細吩咐,鹹王火速前往國政監,召高勳、諾一言二人密談:
“諾卿,你給寡人拿個主意。”
“大王,眼下我國吞下六七郡之多,晉王絕不會坐視我國擴張失去控制,日後反戈晉國,其發兵來伐是必然之舉。當下還只是晉國,如若長孫、衛國再聯手來攻,局勢將更為險惡。”
“他衛國吞下十數郡,還不知足嗎!”
這時高勳道:
“大王,衛國素有虎吞中原的狼子野心,我國近年來實力大增,國力日盛,衛國早對我國心懷不滿。如今衛國入主中原,若要向東擴張,必先消除我國對其危害。即便今日不戰,日後必會前來挑釁。還不如趁晉國、長孫夾擊我國之際,衛國同時發兵,奪取思水江以東。”
“這些忘恩負義的敗類!”鹹王破口大罵:“寡人給他們鐵,給他們刀劍,給他們上好的瓷器,價錢低的不能再低,他衛國還要來攻寡人,都是一群勢利小人!”
“大王,恕臣直言。”諾一言懇切道:“列國交爭始於利,但凡只要有利可圖,弱必被強凌,毫無道義可言。今天瓜分的是孫國,明日便可能瓜分我鹹國,諸侯所圖無不是為利。
大王既說我國以低價賣給衛國鐵器,然鹹國每年仍從衛國賺取了大量好處,衛國人非但不會感激大王,他們無時無刻不是在想,應該白送給他們,最好鹹國還要貼錢。
而今我國遭難,衛國心懷貪念多時,趁機來攻是必然之舉。所謂小人,利益之交罷了,無所謂道義二字。”
鹹王此時已是六神無主,哪裡還聽得進諾一言的長篇大論。
“那就無可挽回了嗎!”
“若是兩月前,還有轉還騰挪的餘地,只要將思水江以西土地許給長孫也就是了。而今長孫與叛軍媾和在即,且不說此時交涉讓地已是來不及,長孫與叛軍媾和後全線壓在邊境,完全可能將六郡縣之地全部奪下,何必為了兩郡與大王交涉。”
諾一言說道要害,鹹王默然無語,悔不當初不聽百里燕勸告。
“高愛卿。”
“臣在。”
“替寡人擬旨,著令永興侯即刻還朝,前線軍務一應由其處置安排,無需請奏。”
“大王,眼下前線正值吃緊,此時召永興侯回朝,不僅無助於困局,還將動搖軍心,大王可要三思啊。”
“那高愛卿說怎辦!”
“還是先將訊息發往前線詢問趙帥、永興侯意見,及時調整部署,至於是否回朝,應由永興侯視前線情況而定,貿然召回,凡適得其反。”
“那就這麼定吧。高愛卿擬旨,諾愛卿隨寡人去廣淵殿。”
“諾!”
鹹王心煩意亂,爛事甩給高勳,攜諾一言匆忙前往廣淵殿,走出不久,盧皋迎面而來:
“大王,晉使已到廣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