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3章 大局為重

當天晚上羅松亭在家中招待嶽蟠、陳韻風二人,商議上書割地一事。

“嶽蟠,郡主所提之事你下如何?”

“前輩明鑑,就眼下而言,鹹軍已取彭源、上關、甘府、德康、原山、秋郡六郡之地,打下萬川僅是時間問題。如此大塊土地,怕是比鹹國七郡之地一倍還多,如此短時之內強行擴張,諸侯不滿是假,不安是真。

眼下鹹國新政日見成效,無論錢糧源源不絕,鐵產更遠超中原諸侯之總合,按永興侯的意思,日後將更多。照此下去,鹹國格局十數郡之地,日後二十年內必有氣吞中原之勢。當此關鍵時刻,列國斷然不會坐視鹹國日益強大,群起圍攻是必然之勢。

既然有法可退晉國兵馬,只要割地求全穩住衛國,志國也不敢撕毀與鹹國協議反目來攻。但如若不能穩住衛國,正如前輩所言,一切之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是啊,退一步開拓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保住當下既有利益才是上策。以思水江為界限,衛國拿了三郡,情勢不利之下,其不會貿然來攻。”

“前輩說的是。”陳韻風道,接著又說:“衛國眼下距離東線尚遠,即便西線叛軍歸附衛國,其要理順頭緒安頓地方,接管叛軍轉運軍資,也得幾月一年時間才能騰出手來,那時晉軍已退,鹹國新佔各郡民情安定各軍調動到位,情況會有所好轉。

衛國再要來攻,得掂量掂量後果。此時鹹國若能以三郡之地與衛國妥協,衛國多半會同意,這樣至少衛國可以兵不血刃將兵鋒推向中原腹地,比直接與鹹軍硬碰來得強。”

“嗯,韻風此言不錯。”羅松亭肯定道,又言:“該示弱時不能逞強,衛國素來野蠻專橫,用強對其效果不大。而且公子燕又是歧國人,與衛國有國仇,若是鹹王出面示弱,多少可給衛國以鹹王擔心功高震主而有意削弱百里燕之假象,如此衛王也會放心。”

“可我廣信的利益在何處呢,萬一鹹王出爾反爾,受害的可就是主公和少主啊。”

嶽蟠擔心道,陳韻風接過話說:

“我看,還是燕公子當年眼界長遠,主公若是早聽其言實行‘以商代政’恐怕永興城就該落在廣信了,坐擁此等財力物力,又何愁不能養兵。”

說道此處三人無不氣餒,廣信也曾有機會坐擁永興城基業,只因姜閔聽信了秦翰的讒言,錯失良機。

氣氛沉寂片刻,羅松亭說道:

“要不這樣吧,明日我與嶽蟠再去勸勸主公與少主,松亭你陪郡主去城中巡查輿情,最好說動郡主助廣信以商代政恢復元氣。”

“可即便郡主同意,百里燕、鹹王未必會同意呀。”陳韻風擔心道。

“百里燕曾言要在廣信修建水軍大營,應該不假。我想他定是想以廣信為根基,扼控北海商道。此事若真,廣信以商代政定有機可趁,百里燕只需明松暗緊,此事會好辦的多。”

廣信曾是北海沿岸的一顆璀璨明珠,其繁榮不亞於都城陔陵,歷經十數年戰火摧殘,廣信的繁榮蕩然無存。相反陔陵在永興城夾持下,從單純的行政中心,逐步轉型成為今天集政治、經濟、貿易樞紐為中心的服務型大都市,經濟實力佔半壁江山。

羅松亭清楚看透了“以商代政”的核心,苦於沒有入手機會,如今鹹王有求於廣信,此時下手無疑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當晚薑蓉與母親何氏,兄嫂蘇怡聊至深夜,當夜就在當年她郡主的閨房中小住一晚。

第二日姜乾安排蘇怡同薑蓉上街,陳韻風陪同。如今的廣信已經大不如前,民生凋敝百業荒廢,久居陔陵見慣繁華的薑蓉頓感不適。

“真沒想到,廣信這般之慘,生意關張十之七八,百姓流離失所,父親就沒有采取措施緩解民情嗎?”

“自從黑巾軍退到鹹西之後,主公也花費了大力氣整頓廣信,怎奈何收效甚微。”

陳韻風無奈道,廣信也試過百里燕的法子,效果很差,根本不能不能與永興城相提並論。薑蓉大為不解,蹙眉問:

“廣信也推行了新政,為何收效不佳?”

“郡主有所不知,十五年前廣信的商市、榷市主要來自兩處,一處是志國和徐國,一處是長孫國。其中長孫國的商渠由秦翰把持,秦翰逃走之後,來自長孫的生意和門路也就斷了十之**。

而志國、徐國受戰爭波及,以及鹹王的影響,來自志、徐兩國的交易近乎斷絕,若非廣信坐擁天然良港,每年有大量貨品在此週轉收取些港口與過境錢,根本堅持不到今日。”

“那父親就就從沒想過其他發財的門路?”

“主公也曾想過,除了鹽、糖、絲綢等外,但凡賺錢的生意做的都被永興城做了,而且量大價低,廣信做什麼都不見效。”

“可每年永興城不是從北海收穫大量椰子、麻還有絲線嘛,這筆錢也不少了,投進生意裡做大產業,怎還會不夠用呢。”

“主公本來也是這麼打算的,起初確實擴大了椰樹、麻還有桑樹的種植,但八年前長孫國火炮傳開之後,主公命人積極仿造,直到三年前久不見效,但那時已經投下大量錢糧,摺合現銀的話得有十一二萬之巨,這才落得今天這步田地。”

“什麼啊,你們拿了銀子去煉炮,知不知道那是燒銀子的東西。燕子為了永興城煉炮,舉全國之力前後投進了幾十萬貫新幣,廣信以一地之力要煉炮,怎能有結果!”

薑蓉氣急敗壞,她每年向廣信倒貼幾千銀子,最終卻落得這麼個結果。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