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3章 賊喊捉賊(1)

“哦……先生的意思本帥明白了。先生是說,諸侯早對天子不滿心生怨恨,只是礙於形勢無人敢為天下之大不為,實則人人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

“正是。梁國留存一日,天下便難歸新主,故而歷代霸主均有除滅梁國之打算,卻終難成大事。而今我軍攻天子王師,而不滅其國,是乃給以顏色,同是給天下諸侯以顏色。”

梁國作為宗主國,政治上有超然的地位,然而梁國領土這不足以令其震懾諸侯,因此理論上應該是霸主國的傀儡。

但梁國卻扼守北海通往西海的海路陸路要津,位於整個中原的東西交通線的中央,這就給梁國帶來了滾滾的財源和經濟資源,最高峰時梁國擁有的貴金屬佔整個中原的三成,經濟影響力極強。

同時誠道派和其他門派的輔佐,讓梁天子始終擁有一批忠實的謀略家,利用諸侯間的紛爭和矛盾挑起戰爭,拉一個打一個,拉一派打一幫。不斷扶植潛在老二打擊中原霸主,而後往復操作屢試不爽,一次次扶老二上馬,一次次拉老大下馬。

這種把戲一次兩次可以,次次都這麼幹,把諸侯弄疲了誰也受不了,由於受不了梁國如此折騰,近百年的中原霸主也學乖了,不再貿然挑起戰端,給自己製造包圍網,但還是敵不過樑國明裡暗裡組織的經濟封鎖和制裁。

而最近幾十年前霸主不巧輪到志國,志國是一個內斂和機有忍耐力的性格,硬著頭皮扛下諸侯包圍和經濟封鎖,於是就有了黑巾之亂。

黑巾之亂的最終目的是禍害中原,繼而滅亡鹹國,搞垮晉志兩國,同時黑巾的崛起讓孫國名存實亡,梁國趁勢兼併土地擴張地盤,可謂是一石多鳥的毒計。

如此折騰之下,諸侯仍只能忍氣吞聲,究其原因,還是經濟資源。

農耕文明下經濟的重點是農業,但農業以外的工商業品需要流通渠道和交換市場,而管制物品和稀缺資源需要貴金屬,技術交換更需要貴金屬。

梁國控制了中原最大的貿易樞紐,同時結好了長孫控制了北海要道和長孫國內的貿易站點,並透過經濟輻射,牢牢牽制著孫國舊地的貿易站點,如此中原核心貿易站點多數被梁國控制。

此前砡工派又依附於梁國,高階冶煉和織機技術為砡工派和梁國所壟斷,梁國的商品能左右主要諸侯國的經濟運轉,加之梁國軍力並不弱,歷來還沒有諸侯敢於攻打梁國。

因為時諸侯間的矛盾,總能製造出一批選遍站隊支援梁國的諸侯,籍此獲得梁國的經濟好處和政治默許,因此梁國藉助經濟實力和謀略詐術,不斷將諸侯國玩弄於鼓掌間。

但是善惡終歸有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最近三十年間連續出現四個意外事件,打破了梁國推進的既定政策。

其一,晉國攻鹹未完全達到目的,由此沒有進一步激化鹹國內部矛盾,導致了黑巾之亂未能一口氣滅亡鹹國反被鹹國拖住。

其二,黑巾變異,不受控制的反噬梁國,致使梁國轉變方略。

其三,鹹國突變徹底扭轉了經濟一家獨大的局面,南境戰爭輸入的貴金屬給志國續了一大波命,也給衛國帶去了不小好處。

其四,衛國這個二愣子滿腦子野蠻思想,入主中原不受控制的膨脹發展,打亂了中原既有地緣政治格局,為鹹國做大提供了緩衝空間。

幾件事情一疊加,最先抵消的是經濟優勢,其次是梁國的政治公信力再幾次三番背信棄義之下消耗殆盡,當經濟政治兩大金鐘罩都失效時,軍事力量將成為最後保障自衛的手段。

但現在經濟政治全面落於下風的梁國,在鹹國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多年來積累的地緣政治深層矛盾,會促使諸侯持謹慎態度。

由於受到通訊技術和決策速度的制約,鹹軍以衛軍攻擊梁軍的訊息,無法在短時內傳到各國,並被證實。同時諸侯仍需要摸清其他諸侯的立場,才會做出反應。這個過程少則兩月,多則三四個月。

等到三四月後,戰爭指不定都打完了,那時在譴責,再組織包圍網,各國遣使遊說會盟等等等,等到組織起反鹹聯盟,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

其二,需要掌握火候和底線。攻擊梁軍是以衛軍名義,是攻擊而不是滅國,天子是萬萬不能搞下臺的。理論上誰搞掉了天子誰拿到了玉璽才算是正統,你把天子搞掉了,人家就得搞你。

其三,做婊子還得豎牌坊,得讓世人無話可說。因此以衛軍名義打下的梁國土地被鹹軍接管後,得好話好說恭恭敬敬的雙手奉還,讓天子表示感謝。

其四,也是最現實的,攻打梁國城池的目的政治意義是其次的,主要是打擊梁國本土,製造經濟恐慌,讓匯聚在梁國的各國商人心裡明白,梁國不再是最安全的投資國。籍此製造經融動盪,驅趕資金使之流向各國,最重要的是流向鹹國。

最後,利益的本質是經濟和資源,為了土地也好,為了政治抱負也罷,但凡治國要達成目的,都離不開經濟。鹹國商品和經濟牢牢鎖住了各國諸侯,而今鹹國發兵百萬,誰想做出頭鳥可以試試鹹國這口刀快不快。

只要把握住了紅線不做的太過分,戰略上鹹國具有很大主動權,也是眼下能破解梁國出兵帶來一系列政治後果的上策。

:。: